20岁的我们要少些浮躁,听从自己的内心。写作是个能让我沉淀下来的方式。虽然字里行间中略带稚气的文字像是在构建一个乌托邦,但是它们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带来力量。每个作品代表的都是沉思的自己,从文字中找到自己,缝补自己。那么对我,这就足够了。这世上的声音太多,我们都应该学会抗住来自外界的压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我们现在所坚持的东西,最后会变成光,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者眼中的朋友等等。人自身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他者为参照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些像镜子般,外界附加的身份,让我们拼凑出自己的模样。可是如果我们没做好这些角色呢?在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电视人》里,男主角因为遭到身边人的无视,结果对自身的存在产生了疑念,不停地追问“我”是否存在。当我们被否定和无视,我们还能看得到“我”自身吗?

2021年已收官,时间已步入了2022年的第二个月,当我们将新一年的目标放进愿望胶囊里,又有哪些事物被我们遗忘了呢?在急着向前奔跑之前,不妨先停下来,回头看看我们来时的道路。

《取火》情人月征稿深情进行中,细节可登录《取火》Instagram:@litupourworld

20岁的你,一定也很迷茫吧,如同我一般。在这不大不小的年纪我们应该追寻些什么呢?生命如风,而这风要奔袭多少山川湖海,飘荡多少时间,最终才能停下来。有时候会思考生命的

归宿是什么。在这条被社会所定义的“优秀”道路上成长,人生就像是要不断地拿下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找不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当看着最在乎的人渐渐老去,却发现自己还没有守护他们的能力,而日子还在模模糊糊地过着。也许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吧,时间逼迫着我们成长,去直视内心深处的恐惧。不要怕,这些彷徨的日子都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反复推翻,再重新搭建自己,克服它,我们就会明白俄国诗人普希金诗歌里的那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我是谁呢?20岁的你,也一定这么思考过吧。带上降噪耳机,你仿佛进入了自己的世界。音乐总能给你带来希望又悲伤的色彩,节奏的每一次震动像是灵魂的迫切出逃。当音乐接近尾声,飘起的音符缓慢落下,你有种想和世界对抗的冲动,却忘了你并非实实在在地了解这个世界。在《亲爱的安德烈》里,作者龙应台把我们这一代比喻成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的确,我们会谈论各国的政治,学习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随时随地听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但我们理解的世界仅仅是这些知识折射出的一个虚像。比起触不可及的事物我们更应该去了解身边性格鲜明的人们,我们所生活的真实社区。

这世上的声音太多,我们都应该学会抗住来自外界的压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我们现在所坚持的东西,最后会变成光,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在这个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拿着手机用指尖穿梭在不同的场景里,所拥有的视野和教育都比上个世纪要强得多。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希望20岁的我们充分体验生命,丰富它,我们的存在即为此。

是的,身为00后,我们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享有着父辈那一代没有的资源和条件。

可是,这也是最坏的时代。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我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发急切。20岁是个容易困惑的年纪,我们拥有许多身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老师眼中的学生,志趣相投

作者一句话:把情感浸泡在文字里,刻上日期,封好,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