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行下诞生的第七代“字食族”的参加经历和历代成员大不同,他们是透过社媒图文征选脱颖而出。七名学生作者,年纪最轻15岁,最大21岁,学习背景、兴趣喜好各有故事。明年1月开始,每个星期三,请别错过“字食族”的青春物语。

往年报名征选字食族的学生都在参与编辑部所举办的各类文学活动后才交上决审作品,其书写的题材内容须紧扣文学活动的主题。今年响应招募的参加者得以自由发挥,以图文交织建构属于他们最自然质朴的青春生活。

邬佳芮能言善辩,不仅参加英语辩论比赛,更出任新加坡模拟联合国主席团,训练出锐利的辩论与分析能力。她说,小时候梦想当美国总统,后来发现只有美国人有参政权,如今志愿当联合国秘书长。即便平时常用英文写作沟通,她认为华文始终是她情怀之所在。她希望写一些过去的“俗世奇人”,让读者感受生活与文化传统之美,不至于居无定所,迷失自我。

“字食族”今年首次以300字图文创作招募专栏作者,并由《联合早报》副刊编辑部与本地作家黄凯德甄选出七代目的七名学生作者:黄心语、邬佳芮、应泽宜、李芷璇、王璐琼、张子奕与李彬铭。

与李芷璇不约而同,王璐琼说自己有些微的悲观,但是她尽量往积极的方面去想,避免将她的悲观情绪流露在写作里。她心情低落的时候会特别想滑滑板和听摇滚乐,借此让自己暂时脱离现实中的烦恼,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除了摇滚乐,她尤爱中国新疆独立音乐人花粥慵懒忧愁的风格,以及中国音乐人朴树温暖人心的歌曲,认为民谣歌曲最能打进她的心。她平时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写进日记,希望在“字食族”专栏中书写个人的经历与成长,以及分享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看法。

对身份认同议题敏感

李彬铭(21岁)不仅是全职学生,还是一名自由影评人兼铁杆影迷。他于刚落幕的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就追看了十多部电影,平均每天两三部。他笑称,菲律宾导演拉夫·迪亚斯(Lav Diaz)是他的“新对象”,并为看拉夫·迪亚斯电影竟然迟到而深感抱歉。他打算在专栏中发挥所长,笔耕影评,毕竟“看那么多的电影,总是要回本”。他尤其希望能够通过专栏介绍比较冷门的东南亚电影。

玩滑板、听摇滚乐与写作

李彬铭把“字食族”比喻成定期成交的“功课”,能够逼使他自律写作,借此训练文字表达能力。他承认自己甚少尝试文学创作,即便他对身体书写、暴力美学的文学作品情有独钟。他认为“文学是很私人的”,于是会刻意隐去太过个人的文字书写。他认为,文学还是以赏析阅读为主,艺术评论分析他比较在手。

李芷璇来自南侨中学,年仅15岁,是历届字食族成员当中最年轻的。她的图文创作《生还的九重葛》却透露了超乎其年龄的生活感触。她说,前些年一度深陷负面情绪的深渊里,后来渐渐学会应对悲观情绪,甚至认为这能够带来灵感与人生感悟。她半开玩笑地说:“不想被悲观影响到的人,可以避开我的文章。”

应泽宜表明自己所追求的并非莫言《生死疲劳》、雨果《悲惨世界》般的“意义”和“深度”,而是从阅读与写作中欣赏美和传达快乐。与此同时,她还是对文化现象、社会趋势有自己的想法,欲将此写入专栏;但她更希望能引领读者一同发掘生活中人事物的可爱之处。应泽宜说,虽平时翻译网络小说,但鲜少有原创文字作品,想借此专栏化被动为主动,定期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取火IG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出炉

历届最年轻字食族作者

(作者是

邬佳芮说,虽然学英文文学对她来说有些困难,但是英文文学独有的语言、文化等特点,给予了她另一种看世界的视角。课业之余,她喜欢阅读汪曾祺和钱锺书的文学著作,觉得“通过他们的文字似乎可以触摸到一个时代”。邬佳芮的阅读、思考与写作深受中英人文的影响,而两者的精髓有助她较为全面地观察并试图理解世间的人事物。

黄心语(19岁)就读于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系,是唯一通过纸媒得知字食族招募消息的成员。她的家庭长期订阅《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而早晨阅报是她和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甚至会一同讨论时事课题。她平时关心国际关系与社会议题,认为纸媒丰富了她对此的认识。

写影评介绍东南亚电影

华语是情感语言

邬佳芮(18岁)和应泽宜(17岁)来自华侨中学(高中部),选修文学科目;不同的是,邬佳芮修读英文文学,而应泽宜则修读华文文学。

相对于外向的邬佳芮,应泽宜较为内敛,或与她对心理学的认识有关。她说,心理学让她更细致地观察日常生活的点滴,以此理解自己与世界。除了阅读生活,她尤爱阅读中国作家、诗人木心的作品,深深被其中的比喻和诗的快乐之处所吸引。她称自己乐观且浪漫,认为文字不一定要表达痛苦才有意义,传递快乐的文字也应该是有意义的。

发掘人事物可爱之处

想写俗世奇人

王璐琼(19岁)今年大一,别看她寡言少语,她竟然会玩滑板。她觉得滑滑板很酷,于是14岁就开始学滑板。她拥有多个滑板,却独爱小鱼板,因为板身较小,容易控制。她说:“滑板带来的速度和刺激让我感觉到自由,让我感受活着。”

黄心语精通三门语言,不仅以中英文书写记载她身边的人事物,还会用法文写日记记录学习心得及日常生活感受。她欣赏法语的优美之处,喜爱看法语电影,听法语流行歌曲,望能提升自己对法语的敏锐度。华语则是她的“情感语言”。她的图文作品《心中的背影》就写了母亲患癌后,母女11年间所给予对方的无限力量与勇气。她不怕文章简单乏味,相信写作不妨从生活周边事物取材,浸透着个人经历的文字最能动人。

王璐琼、张子奕和李彬铭都是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本科生。

张子奕在南大也副修创意写作课程,上了两门黄凯德所教授的创作课。她说,黄凯德对她的课堂作业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使她改掉之前“过于沉溺自我”的写作风格,开始注重作品中细节的呈现。对她来说,写作让她能够梳理自己的思路,同时让她拥有发言权,并重拾生活的主动权。她认为,写作要学习与练习,并感恩有“字食族”专栏让她能与文字青年们交流切磋,希望能够找到与她产生共鸣的读者朋友。

“字食族”是《联合早报·现在》策划的校园写作项目,自2012年开始推出这个本地在籍学生写作栏目,每代挑选六至八名作者。

张子奕(18岁)现为大二生,出生并成长于中国长沙,后来到了加拿大温尼伯留学两年,去年才抵达新加坡念大学。她在三国的游历经验使她对身份认同议题有敏锐的认识。她想将对身份认同的思索化成小说人物角色,在读者面前活灵活现。

李芷璇喜欢阅读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并因此尝试执笔写小说。后来她接触了三毛的散文,开始对散文执迷不悔。她毫无避讳地表示,三毛令她“又爱又恨”。她爱三毛的丰富阅历和其散文所流露的情感思绪,却恨三毛的文字让她欲止又续,并间接影响了她的写作。她认为散文是在“情绪中不断发掘自己写作类型风格的媒介”,小说则是她“内心不为人知的一面的化身”,而这两种文体将出现在她接下来的作品当中。

今年编辑部特设读者投选活动,参选学生作品在Instagram(IG)获得最多点赞的前三名,按点赞最多排序是:黄心语《心中的背影》、李汶轩《星生命》和林巧慧《樱花物语》。作者将各获价值100元礼券。还没有上《取火》IG(@litupourworld)的读者,可以登录Instagram搜索“#字食族七代目”“#取火IG最受欢迎图文创作”, 阅读青年作者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