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问答是个热身环节,让大家牛刀小试。接下来进入看图猜谜,分为成语和诗词部分,参与者须根据图片做合理猜测,在对话框里输入答案。游戏主持人也准备了两个提示,在大家思路卡壳,适时给予提醒。看图猜谜比拼的是手速,参赛者必须分秒必争,才能抢先发出正确答案。诗词部分的战况比成语激烈,较为生僻的诗句,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难倒了学生,最终由老师答出。大家在趣味玩乐之余,也欣赏了优美的诗句,了解或重温了诗句背后的故事,沉醉于千百年前熠熠发光的思想内涵。

当晚的司仪是中文系大二本科生李佳凝。她让大家合影留念,纪念难得相聚的时刻。大家兴奋地摆姿势拍照后,就由大三本科生焦子矜,为大家带来两首古筝曲目《知否知否》和《浏阳河》。悦耳动听的音乐穿过屏幕,萦绕在观众耳边,营造出中秋赏月的惬意和宁静。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庆典转瞬即逝,虽然没能在线下饮茶谈笑,但线上的相聚依旧温馨不减。庆典让师生、校友打成一片,心意和感情突破了空间和距离,穿过网线,温暖着彼此的心扉。“秋澄望月明,千里送真情”中秋庆典,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亲自烘焙月饼献情意

9月23日,秋分这天,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同学会举办了线上中秋庆典,主题为“秋澄望月明,千里送真情”。秋意浓,情意浓,纵然在​​疫情之下,不能齐聚现场庆祝,但大家的热情仍能跨越千里。近40名师生,随着首首中秋经典好歌入场。庆典每年都会有陌生面孔,但共庆中秋的喜悦依然如一。

纵然在疫情之下,回学校的频率不多,但同学会的执委们还亲自烘焙了月饼,到办公室赠送给教授们。许多教授喜闻这则消息,都表示同学会非常有心。

首先,由国大中文系教授王昌伟致辞,为庆典掀开序幕。他说:“中秋庆典是中文系多年来坚持的传统,每一届同学会成员都不遗余力地操办,足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在这个团圆的日子,希望同学们饮水思源,不忘先辈们的奋斗和付出,继续耕耘,不忘初心。”

今年加入国大中文系同学会的李佳凝说:“在严峻的疫情下,同学会仍以线上相聚的方式,给国大中文系友人带来团圆的温暖,也给我们这些客居异国他乡求学的同学们浓浓的节日氛围。一个团体的凝聚力是会代代传递的,要感谢所有来欣赏团圆会表演的老师、校友、同学们,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臻于办好活动的不竭动力,祝中文系精神薪火相传!”

(作者是联合学生通讯员)

劳悦强副教授受访时说:“庆祝会十分成功,短短一小时左右的聚会,节目丰富,古筝表演和中秋知识好像开胃菜,引起大家的兴致,接着的主菜有射虎,看图猜谜,猜曲各种游戏,设计都很有巧思。老师、校友和同学们都放开怀抱,尽情参与,虽然在虚拟空间,但气氛和睦融洽。同学会今年别具创意,还送老师们私家巧制月饼,让我十分期待。”

实际上,写春秋为笔力,读春秋为爱历史,谜底是美国女歌手“比利艾利什”。答案一出,师生高呼没想到!

第一次当司仪的她感触良深。她说:“当大家都积极参与游戏,尽兴而归时,那一刻只觉得为组织晚会所付出的精力都是值得的。”

游戏环节精彩纷呈,有中秋知识问答、看图猜谜、射虎和听歌识曲,前三名优胜者可赢取神秘礼品,因而过程刺激无比。“中秋常识,知多少?”的环节以互动性的Kahoot模式进行,大家在20秒倒计时内抢答。题目分为选答题和真假题,颇有趣味,譬如:“以下哪个不是月亮的别称?”“日本人在过中秋时,会吃糯米团子”等,让大家学到了许多中秋常识。

玩游戏学习中秋常识

射虎是中秋庆典的标配,今年的题目不乏挑战性,如“写《春秋》,读《春秋》(打一人名)”。这道题更是巧妙地结合了东西方文化,令答题者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只得让主持人公布答案。

绞尽脑汁后,是时候听听中秋歌曲,放松心情了。游戏进入听歌识曲的部分,让大家听一段音频,猜出歌名。入选歌曲有老少咸宜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经典老歌《海阔天空》《朋友》,脍炙人口的《最炫民族风》《发如雪》和《雪落下的声音》。老歌新歌交替出现,兼顾在传统老歌熏陶下成长的教师,以及被流行文化包围的学生。大家纷纷给出心中的答案,踊跃参与,玩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