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本地冒出由中国新移民创办的至少六家新画廊。受访的其中四家业者出身不同行业背景,她们把握新加坡艺术市场迸发的契机,瞄准有待填补的艺术空白,以画廊连接中新两地艺术根脉,促进文化交流。
父亲收藏艺术的卫艳妍出身新闻系,在伦敦、哥德堡、香港住过,2019年随家人移居新加坡,与在上海认识20多年的好友陈涯邻(55岁)重逢、共同创业。考获MBA的陈涯邻在北京、巴黎旅居多年,法语流利,对文艺充满热情,常办活动促进中法商务圈的文化交流,带大使夫人参观艺术家画室,也将中国诗书画僧释大禅带到卢浮宫展出等,创业自然与艺术相关。
20几年前从中国北京移居新加坡的刘岱松(50岁),考获金融硕士,成立松文化基金会,从事学术研究、策展与出版,约在八年前重拾儿时水墨画笔,办过几次个展,现在又有新身份。她于2023年6月在文华酒店购物廊设立“五色”(woosee,333A Orchard Rd, #03-28)艺术空间,售卖自己的创作与高端藏品(陈文希等作品、紫砂名家茶壶、普洱古树纯料茶),传承中国第一二代南来移民画家陈文希、钟四宾(泗滨)、陈建坡等开画廊的风气。
五色空间有自己的一色
来自北京,从事影视制作的张鹤馨(37岁)在2017年为了三个孩子的教育,移居新加坡。她说,最初三年的生活离不开中国新移民圈子,两年前恰好有家画廊出让,她接手,2023年初将“品艺画廊”(Prestige Art)设在金融区新加坡银行(63 Market Street)入口大堂,借此融入本地圈子。
“随着新移民的涌入,现在是大家认为新加坡艺术市场快要迸发的时候,有许多层面需要补白。大家希望重视文化艺术的政府投入更多资源,唤醒公众对艺术的认知。司马迁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在温饱后追求精神的满足。”刘岱松说。
张鹤馨说:“当我们与本地艺术家有更多接触、交流,对美术史认识加深后,发现当年艺术家林学大、锺四宾(泗滨)、陈文希等也是从中国移民新加坡落地生根,很受激励。”
海莱二楼大荧幕播放中国福建艺术家吴俊勇多媒体视频《月昇》,一轮明月中的剪影队伍令人联想先辈漂洋过海下南洋。2022年移居新加坡的董炜(50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曾被‘打岔’,但在新加坡并未中断,这里的现代艺术脉络可以追溯至上海美专、艺专等。我们想在新加坡立足扎根,与当年南来前辈作品交流融汇。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还有,印度、东南亚的艺术在新加坡才看得到,我们感到新鲜好奇,文化就是要相互交流的。”
父亲收藏欧洲艺术,使张鹤馨从藏家角度来开画廊,策展讲述艺术家故事。画廊以亚洲与东南亚艺术家为主,期待推向海外市场。画廊办过陈文希、杨可均、黄意会、刘轩齐等作品展,即将展出蔡斯民拍摄吴冠中的摄影与吴冠中的版画作品、女艺术家群展等。
画廊一楼的中国装置艺术家郭工个展“又见切问”(展至3月31日),糅合了自然、传统与当代要素,呈现了自然与人工、表象与本质、真实与仿真的对立与并置,既是解构又是建构。装置《一棵松》将树干心用机械旋切成长长画卷放到地上,其实是三棵松树的组合。《钢筋肖像》看似扭曲式钢筋,其实是木质,看到艺术家与物的心灵沟通。
画廊客群过半为欧美澳外籍人士,中国新移民占二成,大型画廊与美术机构占二成,本地人仅占5%。不过,卫艳妍观察到,这两年,越来越多本地20几岁年轻人来看展,年青企业家藏家口味倾向波普艺术。中国二三十岁新移民对当代艺术更感兴趣。
面积640平方英尺的空间是刘岱松个人兴趣品味的体现。曾策划厦门美术馆林学大回顾展、杨可均亚洲巡回展等的她,接下来会举办自己收藏,也向藏家借展的陈文希作品展。她是中国陶瓷艺术省大师,设计制作的“博士壶”等,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潇笠、陶瓷艺术省大师王辉等作品同柜展示。她将研究、撰文、出版紫砂壶的专书,邀请大师来新交流。
在英国学电影的张鹤馨,曾参与中国非遗艺术类纪录片拍摄,来新后成立影视公司“馨越梦工厂”,正在拍摄2000年之前中新艺术交流的系列纪录片。她说,2025年是中新建交35周年,两地尚未建交前,画家刘抗和黄葆芳已带队前往中国交流艺术,纪录片访问当年自费前往破冰之旅的本地画家。中国开放后,很多中国画家来新开展览,持续交流至今。刘抗和刘海粟的师生朋友情谊见证了两地画家往来。艺术超越政治,成为共通语言,也反映本地历史文化的发展。
品艺画廊入乡随俗
面积500多平方英尺的画廊3月15日将开启新展“边界之间——虚实乌托邦”,展出新加坡布少华和香港简耀宗的抽象艺术。4月在ION乌节画廊举行东南亚艺术家群展“味蕾视觉”。下半年将办设计建筑受训的陈得兴个展。
画廊二楼长设展“你们有几‘华’?”,展示不同背景的现当代华人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精髓丰富多元的探索——曾任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主任,移居美国的孔柏基创造独有的“皮纸油画”;1970世代的邓大非拓印出水泥路的石雕足迹,建构城市的变迁记忆;李舜用摄影来解构每个字的笔画,以负片呈现;张哲溢以类似乐高的LOZ积木塑造出雕塑《皮浪》,启发自苏东坡名句“波为水之皮”;蒙志刚用油彩在二战头盔造型上画仿倪瓒枯山水,带出人民牺牲青春换来国土的现代意识;丁苏恺(号云林)笔下的李白在月下喝威士忌,明高士徐霞客山水画出现手机对焦框,表达现代人的生活情怀。
疫情前后的艺术市场出现很大的转型,进入黄金时期,从经济动态到人文结构、移民涌入,对新加坡冲击大,也为艺术家带来新的契机。文化艺术应该相互交流,好的艺术家应该走出新加坡,带艺术品到巴黎、比利时、香港等地展出,国外艺术家作品也该引进新加坡展出。“更+当代”画廊(Olal’Art)创办人之一卫艳妍(Joy Wei Fallenius,42岁)这么说。
画廊正举行中国当代水墨展“我们喝的是水,玩的是墨”(展至3月22日),展出三位生于1980、90年代的青年艺术家通过水墨,传达当代社会图景的状态与感受。庞啸晨作品表现孩童的天真,展示取材金沙酒店泳池的《无边池》、有趣好玩的《水浒叶子》纸牌系列启发自明代陈老莲著名版画,将木刻版画形式用水墨设色,参照小说人物性格特点表现。刘亭在宣纸上的粉色女性以胖为美,有头神圣白发,传达内在情感世界的复杂微妙。陈汉青笔下的绢本设色《如影·心悸如影·心悸》为工笔画赋予戏剧张力,《胖虎是只单身狗》富当代语境。
画廊客群以本地占半,10岁到70岁不等,也有东南亚、欧美、中东等藏家、与家办有关的客户与新移民藏家,还有酒店住客与消费者。
董炜说:“文化意识不可以太统一,我们借展览鼓励公众尊重艺术本身的轨迹——真正艺术家不会做宣传画,也不能仅仅为艺术市场服务。这些不同的创作者敢于表达,并有新意。华人世界不是只有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艺术家,还有尚未发掘的宝石等待发现。”
海莱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腾飞,董炜说,2006年送去纽约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专场的周春芽、曾梵志等作品都拍下高价。画廊来新开业数个月,市场反馈没那么好,以原有藏家群为主(包括中国新移民、家办),本地藏家尚在观望。董炜坚信,盛世收字画,作为新兴艺术市场,新加坡需要时间建立藏家群,开拓艺术认知,毕竟文化事业不是立竿见影的。
更+当代借力店屋气质
24年前在中国上海创办“海莱”画廊(highlight.art)的董炜,近年关掉北京798门店,保留上海与深圳业务,来新二次创业,2023年11月入驻客纳街双层店屋“吾庐”俱乐部(72 Club St),尝试连接上海与新加坡艺术的根脉。
卫艳妍观察到新加坡面临断层,藏家主要收藏中国传统水墨,而她们的强项在当代艺术,试图填补空缺,主攻有良好展览与拍卖纪录、具亚洲背景的欧洲艺术家、在海外成名的华人艺术家以及新加坡成熟艺术家(如杨子强、刘轩齐)。她说:“我们遇到很多真诚开放的艺术家,与他们交流。艺术家与画廊共存才是艺术市场的良性循环。”
刘岱松正举行与桃子及龙腾相关主题的当代水墨新作个展,立足传统的水墨画得满满,用色和谐,予人油画之感,其实是层层矿物颜料敷色,带通透感,比勾勒时间多了五六倍,她希望能借此复兴水墨画的重彩传统,让创作更具个人风格。
画廊自2021年以快闪店形式,一年半筹办八场展览,累积本地、欧洲与东南亚的艺术家与藏家资源,于2022年在亚拉街店屋二楼(27A Arab St)设立门店。第一眼被店屋天井采光打动的卫艳妍说,欧洲精品画廊一般开在古老建筑内,新加坡店屋犹如上海弄堂、北京四合院,能够引进展示全球不同的文化,想想就很幸福。
正在修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艺术史)的刘岱松说:“之前在工作室卖画,只能靠朋友推荐,无法面向公众。开设画廊是将工作室公众化,还能培养团队与客户沟通,学习新加坡美术史、紫砂壶制作、茶的知识等。取名‘五色’,因为墨分五色,紫砂也是五色土,这是艺术融入生活的空间,希望能把最好的东西推介给有需求的人。”
董炜认为,新加坡是世界舞台,这几年“国运”已到,受华人世界关注,政治上有独立性,文化上既有华人文化的耕耘,也融合中西,又有东南亚氛围与海洋文化,文艺盛事(如ART SG新加坡国际艺博会)受瞩目,画廊试图在纷乱时代带来一丝微光,为有才华灵魂的艺术家提供空间,让他们的艺术繁花似锦。艺术就是彼此最好的慰藉。
董炜说,画廊选在高净值人士出入的客纳街,百年老屋格局符合代理艺术品典雅温润的气质。展厅总面积6000平方英尺,有个小花园与私宴室,可办文艺活动。
海莱画廊看好世界舞台
张鹤馨说,因有银行保安,面积800平方英尺的画廊从不关门,公众随时可来看画。这几年随着各地新移民涌入本地,对艺术兴趣蛮大,购买艺术为了装饰机构或住家。画廊客群以银行客户占三成,包括家办,中国新移民占三成,还有日本、印度尼西亚等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