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通讯员有天鹰、凌鹰、群鹰、锐鹰四组,我们轮流主编《鹰族礼赞》,每期由一个主题发散思维,把玩创意。比如有一届颁奖典礼的主题是‘帽子’,大家在活动上穿搭各类风格的帽子,那一期的会讯则叫《以帽取人》。当中有介绍关于帽子演变的文章,也会留版面给漫画和摄影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不同文化中的帽子。”
黄旭说,一开始自己也是自娱自乐,画着好玩就好。而每个出版物面向特定受众群体,有了读者就会有更多考量,艺术不只是自我表达,也是一种沟通。张荣、林莉琪、李文良也提及如今更受青少年青睐的Instagram、TikTok等平台,认为视觉传达正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文字创作要贴近当下媒体生态的阅读习惯。写作组和摄影队、美术员之间也应更紧密地协作。
作为其中一届的主席,林莉琪介绍通讯员的日常任务包括编排每月出版的内部会讯《鹰族礼赞》,同时为《联合早报》副刊学生版以及学生报写报道、拍照和制作漫画,还有策划组织常年活动如露营、迎新会和颁奖典礼。通讯员大家庭被称为“鹰族”,取鹰展翅高飞、眺望远方的涵义。
对人生之路影响大
学生通讯员的经历或许也会打开意想不到的大门。邱慧娟自2011年起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教授心理学,她说自己从中三中四时开始对人感兴趣。“为什么有人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行为,开始对这类问题比较敏感,高中的时候就决定要读心理学。学生时代跟着记者去做专题采访,接触到从路人到学者的不同声音,也让我大开眼界。”
林春兰提到最特别的一次学生文化活动,是1996年举办的文化船。由《联合早报》、学生报刊《星期5周报》和丽星游轮联合主办,这场四天的航行特邀音乐人许环良、舞蹈家严众莲等主讲人,满载舞蹈、音乐、电影和文艺,带领百多名学生参观农业园,游览浮罗交怡,留下毕生难忘的回忆。
邱慧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认为学生记者的身份锻炼了她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在网络,青少年更需要批判性思考来辨别真假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思考中成为一个正直,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除了培养难以计数的本地华文新闻工作者,联合学生通讯员俱乐部中也走出许多像李文良兄弟这样把爱好发展成事业的创意人。全球旅游杂志《孤独星球》中国区前出版人叶孝忠(51岁)从中学时代加入联合学生通讯员俱乐部起笔耕至今,大学时期开始热衷旅游。他不无骄傲地说,自己周游列国的费用都是用稿费赚来。
林莉琪则是一名制造工程师,她一路来都是理科生,但对文字充满热情。她说中学时代的学生大多还不知道自己最终要从事什么职业,不妨多多尝试。而她在学生记者采访生涯中学到那些与人沟通的技巧和组织能力,让她在日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受益。
在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星期5周报》于1991年问世以前,学生刊物《天空》是由学生通讯员俱乐部出版并公开发售的季刊杂志。《天空》从1988年创刊共出版15期,曾任其中两期主编的邱慧娟(50岁)说:“从内容创意到统筹销售都是由学生主导,有紧扣时事的新闻采访,也有抒发情感的诗歌散文。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和摄影队合作,由通讯员们自编自导自演,在《天空》上‘放映’的纸上电影。”
在社交媒体时代,纸质媒体的式微是不争的事实,每个人都能是自己的媒体,更不缺乏发表创意的机会。学生通讯员这个校外活动,还玩得下去吗?
林春兰说,学生自主刊物向来是青年人文艺创作的园地,《南洋学生》与新谣创作联系紧密,为日后蓬勃的新加坡华语流行乐坛播下种子;她提到本地词作者小寒就是第五届通讯员。本地著名导演梁智强和知名漫画《怕输先生》的创作者刘夏宗都曾是《星洲少年》的“漫画包”成员。
发挥创意的自耕地
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读大三的张荣(24岁)从中三起加入学生通讯员摄影队,当过组长也培训过后辈,目前也是《联合早报》的特约摄影。他从零基础的摄影爱好者,在学生通讯员俱乐部跟着专业摄影记者学到不少摄影以及新闻摄影技巧。“我们常约在一起拍照,选定主题和地点,比如华人新年期间在牛车水拍花灯,之后回到报馆一起选照片,交流心得。最难忘的,还有每年底的露营。”
爱玩是天性,会玩才算本领。以本地华文报为活动大本营的学生通讯员组织,从1983年起至今走过40个年头。一代又一代的中学高中大专学生,以热血青春和无限创意玩出了一片文化天地。他们当中走出知名导演、词曲作者、漫画家和动画师、难以计数的新闻工作者以及其他行业精英,开辟出新加坡如今所见所闻的文化视野。
正在美国顶尖艺术学院马里兰艺术学院修读视觉艺术的黄旭(26岁)说,自己是从学生美术通讯员,为学生刊物创作漫画开始“修炼”出艺术表达的思维方式。“比如我们要为一个主题创作两版的漫画,就要解构这个主题,深度思考并不断延伸,连接相似的事情,最后以视觉方式呈现。”她说,这已成为她日常思维的惯性和观察世界的角度。“比如观察雨滴这件小事,我就会把这个世界拟人化,想象两个雨滴在赛跑,甚至构思‘人物设定’。”黄旭目前的专业领域是纤维艺术,但她认为和漫画讲故事的逻辑是一样的,她以此来探讨死亡、失去和母女关系等主题。
退休报人、学生报《逗号》(前称《星期5周报》)主编林春兰是《星洲少年》创刊编辑之一,负责学生通讯员联络工作直至2012年。林春兰说:“学生通讯员有写作组、摄影组和漫画美术组,群策群力编排内部会讯与公开发行的季刊《天空》,学生报与主报也拨划版面,任他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俱乐部每年都举行活动,包括文化营、漫画营和露营,不时也组织海外文化交流之旅。有些通讯员今天还在报馆任职,有些人后来即使从事科技、商业、教育等行业,依然有创作热情,给报章投稿,延续了本地的华文写作,撑起本地的文化事业。”
动画公司“Mojo Studio”创办人李文良(44岁)从小喜欢画画,中四时在《星期5周报》看到招募广告,投稿报名成为“漫画快餐”(即联合学生美术通讯员前身)的一分子。他说:“大家都狂爱漫画,最期待的就是每周六在报馆的聚会,交流碰撞想法。作为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刊登出版特别兴奋,有稿费拿,还有比这更酷的校外活动吗?”李文良的哥哥李德亮现在在美国迪士尼担任动画师,兄弟俩加入“漫画快餐”,与一票好友至今还保持联系,李德良也是在通讯员俱乐部相识与太太相识。
当年的学生通讯员写作组组员林莉琪(30岁)还记得一则采访莱佛士初院食堂的趣事:“当年在初院采访了我们食堂的一个面摊,后来摊主把报道框起来放在档口前,然后我每次排队买面时,她都会给我免费多加一个鸡蛋。(笑)”
40周年的纪念,是从1983年学生报刊《新一代》举办第一届少年通讯员迎新会算起。在此之前,新加坡华文报业也有学生记者组织。早在1979年,《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就先后创办校园专刊《星洲少年》和《南洋学生》,组织招募学生记者。1983年,《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合并为《联合早报》,并创办《联合晚报》。1986年《新一代》成为《联合晚报》的部分内容,新一代学生通讯员组织也在早报出版《联合学生》副刊后,正式易名为“联合学生通讯员俱乐部”。
社交媒体时代的通讯员
深耕媒体行业的叶孝忠则指出,无论照片、动画、视频、播客,甚至是实地的导游讲解,其实都是载体的不同,他们共同的核心是内容生产。生产好内容的关键问题首先是了解受众的需求,然后是专业的深度。他举例中国的《三联生活周刊》,优秀的撰稿人可能是这一领域的博士学者。“我相信文字依然是创作的基本功,如果在文字上无法厘清构思,那么无论视频还是播客,都不会是好的内容。”
最酷的校外活动
以本地华文报馆为活动大本营的学生通讯员组织,除了培养华文新闻工作者,也走出许多把爱好发展成事业的创意人。一代又一代的中学高中大专学生,以热血青春和无限创意玩出了一片文化天地。在社交媒体时代,走过40年的联合学生通讯员俱乐部,迎来的是创意的新机遇还是传承的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