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魔方是3×3三阶方块,六个面各为一种颜色。一般来说,标准的魔方颜色是蓝、白、红、绿、黄和橙色。魔方种类很多,从2至12阶魔方都有,还有许多变种魔方(如镜面魔方、砖石魔方、金字塔魔方等)。
冯浚泓每天练习魔方,有时候会录制速拧的视频,上载至YouTube频道@ilove2x2,和网友互动。他的表现杰出,刚于5月举行的Singapore Mini 2024,在2×2×2二阶魔方项目中以平均1.45秒的佳绩获得冠军。
梁峻溢说:“比赛前,我会写张字条,列出如何让自己保持冷静不紧张的贴士,提醒自己比赛不慌张。”
魔方专卖店兼培训学院Cubewerkz负责人洪国才(54岁)开业已12年,他说,近年来魔方热潮有回温之势。他指出:“疫情期间人们在家玩魔方,但比赛活动都暂停。现在活动恢复了,大家积极参赛,新加坡也举办魔方比赛,有更多本地小学生参赛。”
曾经风靡全球的魔术方块问世50年,至今魅力不减。这种益智游戏能培养玩家的专注力和自我挑战精神,比起电脑和手机游戏,家长更乐见孩子玩魔方,甚至为孩子录制视频上载到社媒,以实际行动给予支持。
有一个拥有50年历史的“老玩具”,至今依旧虏获小孩的芳心,也让一家大小对它爱不释手。这就是魔术方块(简称魔方,Rubik’s Cube)的魅力。近年来,越来越多小孩对它感兴趣,有的家长还带孩子出国参加比赛。
孩子出国参赛,夫妻也趁机安排一家旅游。两人认为海外参赛经验有助孩子开阔视野,训练胆量,他们当孩子的啦啦队,一家人共创美好的回忆。夫妻俩另有一个6岁儿子和刚满月的小女儿。
梁峻溢的爸爸梁铭明(44岁)说:“我小时候玩过魔方,现在儿子的速度比我快很多了。”他和太太江依玲(39岁)为孩子开设Instagram记录学习和比赛过程。
郑佩芬说:“我买各种魔方、带他参加海内外比赛,以行动支持他的爱好。我们一起出国比赛兼旅游,途中有更多共同话题。平日,我会和他一起规划时间,练习魔方之余也兼顾学校课业。”
无论哪种魔方,玩家目的是要还原混色魔方,让每一面呈现单色。还原过程挑战不一,百玩不厌,玩法包括速拧、单手拧、蒙眼盲拧等。
关于魔术方块
江依玲说,孩子学魔方和参加比赛,不是为了夺标,而是让他培养专注力和一种求胜心,挑战自我,越战越勇。即使比赛失利后哭泣,也能学习如何面对失败。
魔术方块是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和雕塑家艾尔诺·鲁比克(Erno Rubik),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今年是魔方发明的50周年。
小孩学魔方益处多
亚洲区选手有年轻化现象,孩童崭露头角,表现优异。中国9岁男孩王艺衡是目前三阶魔方平均世界纪录保持者,2023年6月在新加坡举行的Mofunland Cruise Open 2023比赛中,平均成绩为4.48秒。
魔方热潮回温
带孩子出国比赛
比起电脑和手机游戏,家长更乐见孩子玩转魔方。
洪国才育有两个孩子,他说:“魔方是益智游戏,考验记忆、耐心和恒心,这些所学能延伸到生活层面,遇到问题不轻易放弃。现代小孩集中力较短,玩魔方有助提升专注力。”
学了约一年后,梁峻溢因表现优异到外国参加比赛,和不同海外选手较量。魔方比赛以项目分类,不分年龄,大家同场较量比速度。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两年前到澳大利亚参加世界魔术方块协会(World Cube Association,简称WCA)举办的比赛,同场的还有世界知名选手澳大利亚籍菲利克斯·曾姆丹格斯(Feliks Zemdegs)。
家长郑佩芬(46岁)也认为,带孩子出国参加魔方比赛,是家庭出游乐趣。她刚于5月底带儿子冯浚泓(13岁)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魔方比赛。
梁峻溢(8岁)约三年前开始接触魔方,他不仅上课学习,还到澳大利亚和韩国参加比赛。他说:“我在奈飞(Netflix)平台上看到魔方纪录片‘The Speed Cubers’后,便买来玩。爸爸妈妈还看YouTube视频教我。我喜欢挑战自己,玩转魔方的速度越快越好。”
他玩3×3×3三阶魔方的速度平均为9.07秒,目标是8秒还原魔方。在资讯爆炸的年代,小孩掌握新游戏的管道更多,可上网看视频和找资料。梁峻溢有时候也和朋友通过Zoom一起练习,相互鼓励。
魔方曾在新加坡流行,成长于1980年代的孩童一定记得当时的热潮。当年的小孩现已为人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魔方,是另一种乐趣。
郑佩芬说:“魔方是便携式玩具,走到哪里,玩到哪里。几个小孩聚在一起玩,很快能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