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普及化,许多信息唾手可得。要是家长不愿意谈论某个话题,孩子很可能自己上网找答案,结果反而可能误信谬论。
那名小学生每天放学后和母亲一起步行回家,某日等不到母亲,所以自己回去,没想到碰上邻居阿姨,被阿姨带回学校。原来是母亲在家中自杀,地上还有血迹。梁昌勇说:“没有人愿意把真相告诉他,他感觉非常害怕。后来校长带他来见我,因为他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孩子什么都不问,其实就是一个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孩子终于可以接受母亲自杀的事,还亲笔写了道别信给妈妈,要妈妈放心,不用担心他。“那名小学生现在应该已经投入社会工作了,或许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过去已经释怀的事,在人生不同阶段可能会再次成为困扰。重要的是留意自己的精神状态,要是情绪持续低落,应尽快求助。”
善意的谎言弊多于利
梁昌勇说:“确认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以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就能感觉到可以向你坦白,而且难过或害怕都是被允许的事。”
梁昌勇忆起一名经历丧母之痛的小学生,这是他担任医疗社工多年,印象最深刻的案例之一,时隔多年谈起,还是难掩语气中的伤痛。
为什么打战?士兵为什么连手无寸铁的小朋友也杀害?人死了会去哪里?
梁昌勇说:“无论是死亡、性爱或毒品等课题,家长如果避而不谈,孩子照旧会在学校和朋友谈起。身为家长,我们应该希望孩子可以放心地和自己讨论任何事,无论有何疑问都能毫无顾忌地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是孩子最信得过的信息来源。”
连大人都可能无法想通的问题,要如何给小朋友解释清楚?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以及开放的态度,那孩子无论到了几岁,还是会愿意主动和你谈事情。这就是孩子对你的信任。——梁昌勇
例如关于死亡或战争的话题,孩子可能是因为有亲人去世,或是看到电视新闻片段而产生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可通过提问了解孩子的感受。看到这样的新闻,孩子有何感觉?亲人不在了,孩子的感受又是什么?这些情绪能用什么词汇形容?
梁昌勇强调,不用小题大做,“用平和的语气交代清楚,其实就已经足够。”
特别是心爱的亲人去世后,家长更应坦然告知自己的感受,例如可告诉孩子:“我也很想念阿嫲。你呢?为什么你会感觉难过?”家长亦不必忌讳在孩子面前落泪,但之后可让孩子知道这是自己抒发情绪的方式。
有些家长或许以为孩子还小,所以选择用善意的谎言回应孩子的疑问。梁昌勇不赞成这个做法。
成为孩子最可靠的信息来源
家长如果发现自己始终无法面对死亡,更别说是和孩子谈论死亡,亦可能是自己未走出过去的丧亲之痛,或许心中还有解不开的结。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考虑咨询辅导员。
其实,孩子可能比家长想象的更敏感,家长有所隐瞒,孩子或许都知道,只是没有说出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必须什么都懂。梁昌勇建议,家长不必要求自己对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家长其实可以偕同孩子寻找答案,例如一起上网找资料,或去图书馆找相关书籍。“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以及开放的态度,那孩子无论到了几岁,还是会愿意主动和你谈事情。这就是孩子对你的信任。”
梁昌勇提醒,孩子一般相当敏感,家长有任何焦虑或不确定,孩子们也感受得到。他建议直截了当回答孩子的问题,不应拐弯抹角,更不必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例如看到动画片中人物死去,孩子问起死后会去哪里,家长如有宗教信仰可引述相关想法,也可以说:“我不清楚,这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解答的问题,很多人其实也不知道答案。据我所知,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
战争、死亡,年幼孩子因天灾人祸遭遇不测……家长可能觉得难以和小朋友讨论的话题,其实都是交流和建立信任的难得机会。学校假期之际,亲子时间比平时多,不妨听取心理卫生学院专家的建议,学习聆听和回应孩子的提问,并了解善意的谎言如何造成问题。
心理卫生学院成长阶段精神科的资深医疗社工梁昌勇认为,家长首先要让自己习惯这些话题,不要把死亡视为禁忌。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多难回答的问题,家长都不应该敷衍了事,也不宜用善意的谎言瞒骗孩子。“孩子的问题得不到你的解答,他就会去别的地方找寻答案。”
以丧亲之痛(grief)为例,他认为这个话题并非“谈一两次就够了”,这是不断持续的对话,所以一开始就必须坦白。他的女儿3岁时曾问过童书中某个人物为何死去,大约一年后又谈起了这个话题。“如果一开始就撒谎,那以后再聊起时,要继续撒谎吗?还是要承认自己之前说谎?”
梁昌勇说,孩子到了4岁左右就能理解死亡是永久性的事,要是告诉孩子“阿嫲没事,她只是在睡觉”,反而可能让孩子对入睡产生莫名的恐惧。有了第一个谎言,之后就“必须收拾许多烂摊子”。
他说:“一般人为自己辩解,说是不想伤害孩子,所以才撒谎,但其实根本没必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