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凤坤指出,如果家长和孩子配合度高的话,一切容易办事。不过,事与愿违,现今的新加坡社会,华文被视为二等语言。身为华文老师,有时难免感到力有未逮,不过还是得坚持下去。方法总比困难多,毕竟事在人为。

据这些印度籍学生的父母所言,华文在全球比印度语言广泛而普及。在孩子完成学业踏入社会寻找工作时,具备华文能力将会更吃香。对于生活在印度以外的印度籍学生来说,学习一种对工作和社会融合有帮助的亚洲语言更为重要。

对于本地父母对孩子学习华文一般抱持什么态度,苏凤坤说:“还是有那么一小撮本地家长对他们孩子的蹩脚华文感到引以为荣。数月前,我就领教过一对本地的华族家长,压根不相信学习中文的重要性,认为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才是高人一等。我还依稀记得,他们丝毫不认为孩子不用心练习华文听写有何不妥,反而觉得老师有问题,为何要用‘满清十大酷刑’来折磨孩子。”这个孩子的祖父每周都帮忙孙子复习华文,可是于事无补。在父母的溺爱与护航下,孩子学习继续懈怠。

几天前,在《联合早报》言论版上刊登一篇一个小四生探讨学习华文的文章,引人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就读高才班的孩子,华文程度很好,行文流畅,逻辑思维也强。一些人纳闷,他如何掌握好华文?

幼儿期最容易吸收华语

什么年龄层的孩子最容易奠定华文的基础?

而且,这几年教育部去除了以往的多项考试,让学生可以尽情通过游戏和歌曲学习华文,小学生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掌握好沟通技巧。

至于写汉字方面,学生觉得要记得密密麻麻的偏旁部首相当懊恼。所以他会先讲解大约600个汉字是象形文字,好让他们渐渐地产生兴趣。苏凤坤也教美术,时常在纸上把汉字当作卡通处理,激发学习兴致。当孩子知道最早的汉字形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的甲骨文后,他要求学生把这些偏旁部首想象成是在给自己讲故事的图画,展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本地教育制度设有中学华文B课程,允许母语较弱的学生更有望及格,继续升上大学,所以家长觉得华文不如英文重要。有些父母甚至反驳说,即便母语考试不及格,也可送孩子到国外念书,到时就可以跟华文撇清关系。这无疑成为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华文兴趣的绊脚石。

孩子学习华文,总是让很多家长感到烦心,最大问题是如何引起他们学习华文的兴趣。另一方面,家长如何看待这个语文,也是影响孩子学习华文的关键因素。

本地华文教材有改进空间

苏凤坤说,这问题确实伤脑筋,他甚至见识过本地华族父母如何蔑视自己的母语。

本地全职私人家教苏凤坤受访时指出,要让学生对华文产生兴趣是需要时间和心力的。在学校,为了赶上课程进度,老师往往身不由己。若要取得学习成果,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得付出努力,缺一不可。

别随意批评学生的语言能力

孩子学习华文,让很多华族家长烦心?全职私人家教苏凤坤受访时说,只要华族看到与日俱增的非华族十分重视华文,并取得优异成绩,就会改变对华文的态度。他也分享吸引孩子学华文的趣味方法。

而且,学习华文也让他们的孩子更了解中华文化,接触新鲜的习俗和传统,更能让学生有机会结交新朋友,彼此更有效地交流。

他说:“我经常绞尽脑汁,让学生觉得学习中文可以是生动活泼的。比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我采用肢体语言来教笔画。”学生在活动筋骨的同时,也背得住华文笔画的写法,例如让学生运用全身四肢来舞出点、横、竖、钩、提、弯、撇、捺。孩子觉得自己像是在练武功一般,就不会感到枯燥。

非华裔学生的父母看到华文的价值,为何一些华族父母却缺乏远见?

新加坡一向来重视文凭与分数,学习总会强调效益和绩效。短时间内,不容易改变此风气。他说:“不过,倒是可以顺着这个心态来推动学生学习华文。校方可以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辩论会、读书会、演讲或写作比赛来换取更多课外活动分数,间接促进学生对汉语的热爱。”

此外,本地公司对精通中文的员工的需求比较高,因此学习中文对他们的孩子在经济利益上更有帮助。

面对华族学生和家长对学习华文的抗拒心理,苏凤坤心里难过之余,却欣慰看到非华族学生(特别是印度籍的)和他们的父母对学习华文的热情,重新点燃他对教华文的热忱。这些学生费尽心思,埋头努力学习华文,并且尊重中华文化。因此,他觉得自己不能轻言放弃,也无须妥协。

想要延续学生的学习热忱,就应避免浇冷水。苏凤坤说:“尽量不要随意批判孩子的语言能力,尤其是中学生,教师得继续允许他们犯错再纠正,这样他们就不会害怕负面反馈而影响学习进度,学习过程会变得更加有趣和自然。”

拥有丰富中小学教学经验的苏凤坤指出,本地华文教材进步很多,浅白易懂,绘画精美,印刷清晰。不过,跟中国大陆和台湾近年的华文教材相比,仍有更多改进空间。

外族家长比本地父母 认清中文重要性

科学证明幼儿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学习语言,因为这期间属于大脑开发的关键时期。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时段,通过与教师和家长的接触,能像海绵宝宝般地“吸收”华语。

本地华文式微是否和华族孩子或父母对这个语文丧失兴趣有关?

华文教材与内容,这些年取得怎样的改进?

教师、家长和学生都须努力

苏凤坤仍抱着一丝希望,只要华族看到与日俱增的非华族也如此重视华文,并取得优异成绩,就会改变对华文的态度,不再把华文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而是让这个母语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