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活动给孩子的信息就是:
她形容:“养花的时候,我们会静待花开,耐心研究花需要多少阳光、水分,考虑泥土的质量,知道不能揠苗助长。教育更多的是认为孩子还不够好,需要通过教育去改变他,让他往正确的道路前进与成长。”
新加坡最近也非常流行感官刺激法,活动中增加各种声音、灯光等来刺激孩子,美其名曰要刺激大脑髓鞘的增长,但是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本来就具有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必须是主动参与的。
多数父母可能以为婴幼儿只要睡饱喝足就可以长大,但科学家和本地幼教专家强调,陪伴中的理解与支持才是最重要,后者认为,0至3岁幼童养育比教育更重要,目前的一些流行教育法忽略了孩子天生具有自学能力这一点。
婴幼儿除了需要母亲无限的关爱外,“父亲也是最好的伴读”。她指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父亲养家,把教养孩子的责任交给母亲是错误的。
苏小妹曾担任16年的新加坡中学华文和体育老师,1990年创办绿荫蒙特梭利幼儿园,拥有丰富的教育孩子经验。为纪念幼儿园创立30周年,她最近出版了新书《成就孩子唯一的童年——从出生到独立行走说起》。
孩子天生具有自学能力
配合幼儿园30周年庆,绿荫蒙特梭利幼儿园也举办每年一度的森林大会,寓意绿树成荫,互相滋养繁盛。这一天,孩子们会自制手工、绘画,或与父母亲一同制作糕点或食物到幼儿园开摊售卖。义卖所筹得的善款,半数捐给慈善机构,一半用来优化幼儿园的环境或教师的学习活动。
仪式感能增进亲子关系
父亲是最好的伴读
她说,1959年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爱与亲情的本质”的恒河猴实验,这个实验是让刚出生的小猴子离开自己的母亲,单独将它放在实验室里。房子里有两个模具,一只模具只有奶瓶奶嘴,一只用毛绒布包裹。实验人员发现猴子只在肚子饿的时候,才会爬到奶嘴上吮吸,其他时候都会畏缩在毛绒布的模具上。更重要的是,小猴子由于离开母亲所产生的恐慌、畏惧、无助与失去依靠,让它变得惶恐茫然,甚至出现许多伤害自己和身边物品与同伴的行为。科学家要强调的是,爱与亲情的本质就是陪伴,陪伴中的理解与支持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滋养性情的。但是多数父母总以为婴幼儿只要睡饱喝足就可以长大,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苏小妹说,这套方法最早是治疗脑瘫的孩子,希望经过重复刺激他们的感官,以激活脑细胞。正常的孩子,其实不需要这样的教法。“正常孩子的感官非常敏锐,我们成人世界中的各种声音、噪音、色彩、速度等对他们来说都是超负荷的。”
这也跟许多父母认为的“别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有关。苏小妹说:“这个观念早该删除,因为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这种观念是父母的虚荣心造成的,对孩子是百害无一利。
二、过早过多的刺激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因为每一个孩子因着个别差异,会有不同的成长时间点和适合自己需要的养分;
很多时候,由于父母都必须工作,缺少时间陪伴幼儿成长,因此错过这个给予孩子重要滋养的阶段。
如果要找出爸爸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许是应抱持更放松的表态,比如更大方地表示对孩子的爱,更自在地参与照顾孩子的任务。
从事教育工作30年,苏小妹认为新加坡的年轻爸爸已进步很多。他们愿意到产房给妻子加油,愿意在家陪伴太太坐月子,陪伴妻子购物,附和妻子的育儿心意,让她感觉良好与受肯定。“因为妈妈感觉与心态良好,一家的氛围就会愉悦起来。另外,爸爸也学习如何为孩子换尿布、喂食、洗澡等,早上送孩子上学,甚至愿意特别安排时间,到学校接孩子回家,陪孩子玩等等,这些都非常好。”他们也愿意学习,比如参与幼儿园的父母课堂,认真参与家长会,这些对促进亲子关系有很大助益。
第二、孩子出生后,爸爸参与照料与陪伴,不但能减轻妈妈身心的疲惫,还能让她感觉实在与欣慰。对孩子而言,父亲的声音已经是胎儿后期的记忆,出生后能继续听到这声音,能给孩子无限的安全感和力量。毕竟孩子身上,遗传着父亲的一切。
首先,妈妈怀孕时,爸爸应该陪伴母亲一起学习,一起度过怀孕期的各种不适,如此能帮助妈妈解除不必要的担忧与孤独;
她解析为何养育比教育更为重要。“养”有信任和保护原来的样子的意涵。“教”带有不信任并想改变孩子原来样子的意图。
她强调,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他们可以过目不忘,而且可以自行调整与推理。
这里的差别是:
“伴读”表示有一个懂得自己的人,陪伴自己成长。适时给予提示或提醒,一起研究,一起发现,一起成长,这是最佳的伙伴关系,也是一生最好的礼物。
以前流行的闪卡教育,尤其针对0至3岁的婴幼儿,要求在孩子出生后就定时定点开始在孩子面前闪卡,认为这样孩子可以更早、更快地认字,认识更多的图像,累积知识。
苏小妹在新著中提及亲子的仪式感能增加亲子关系,她进一步加以解说。仪式感真正要表达的是对日常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重视。生活中有许多仪式感能增加亲子关系,比如一起吃早餐或晚餐,一起在周末或特定的日子做居家的清洁工作,比如一家人一起打扫庭院,整理玩具或图书,或拜访长辈,参加户外活动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却在特定的日子或时间,特定的场所,有着特定的行动,或用特定的语境来实现,这就是仪式感。她说:“即便是幼儿,有仪式感的活动,会让参与者感觉受重视,感觉有价值,感觉生活特别有意义,感觉在一起成就一件事的那种快乐。”书中借用了《小王子》的一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二、你自己不会学习,需要我们帮助你学习。
一、不相信孩子本来具有足够能力,孩子其实是可以自己主动自发地寻找自己需要的养分来助长自己;
“父亲是最好的伴读”有几重意思:
本地资深幼教学家苏小妹谈到0至3岁的幼童教育时说,这个阶段的婴幼儿最需要父母的陪伴。“一般家长最容易忽略的是认为孩子只要有人照顾,有奶喝,有人照看就可以了。幼婴的生理照顾固然重要,但是心理的抚慰与支持更重要。”
婴幼儿从0至3岁是人生的成长关键期,个性、品格、德育等方面都在这个阶段逐渐塑造起来。
三、过早的被动干预会让孩子失去主动性,养成依赖、等待,过早对学习出现厌倦感。
一、你只能接受,没有选择;
初生的婴幼儿来到陌生的世界最需要的安全感和心理的链接感,尤其是怀胎时听惯母亲心跳的婴儿,他们唯一的安全信号就是靠在母亲胸前听到熟悉的心跳声,听到父亲和母亲对他的呼唤,父母给他的拥抱与爱抚,一旦离失了这些,对他们今后的人格成长,将造成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