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圣的妻子原本担心输精管切除术会影响性功能。他说:“毕竟在我们的圈子里,男性结扎术并不常见,关于手术也有许多误解。太太也担心我做了手术之后会后悔。”男性结扎手术可逆转,但据说成功率不高。

陈志圣和太太育有两名女儿,妻子继承祖传食谱在小贩中心经营虾面摊位,孩子的主要照护责任由爸爸肩负。起初,陈志圣在照顾孩子之余仍不时承接社媒营销工作,但他渐渐发现顾此易失彼,结果无论工作或照护都难以专心,也少了自我照顾的时间。他的情绪渐渐有了转变,常常闷闷不乐,幸好妻子留意到,并因此带他到心理卫生学院求医。陈志圣开始服用抗抑郁症药物,情况在一个月后有所改善。为免蜡烛两头烧,陈志圣从“兼顾工作的居家爸爸”变成全职爸爸,他也开始萌生做结扎手术的念头。

·照顾孩子的责任由妻子负责。“虽然现在有更多男士担任孩子的主要照护者,也有更多父亲参与照护,但大部分男性还是扮演经济支柱的角色。相较于多照顾一个孩子的压力,他们或许没有这么担心多养一个孩子所需的费用。”

“你应该说服丈夫做输精管切除术(vasectomy),因为无论是拥护选择权(pro-choice)或拥护生命权(pro-life),大部分或甚至所有人都会担心意外怀孕。”

他说:“当时还未有第二个女儿,后来太太第二次怀孕时,我和她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我全心全意爱着我的孩子,但她们也是促成我抑郁症发作的催化剂,因此选择做输精管切除术是我人生中相对较简单的决定。”

·担心影响性欲或性功能。“其实,手术后,睾丸会继续制造精子和睾酮(testosterone),改变的只是通往阴茎的‘管道’。”换言之,男性仍会射精,只是精液中没有精子。

相较于其他避孕方法,男性结扎是较冷门的选择。

陈志圣的亲友圈中只有两个人做过输精管切除术。“或许这个手术比我想象的普遍,可能是男人做了手术但选择什么都不说。我只能以自己的观点及对一般男性心理的认识,猜想男人不愿意通过输精管切除术达到避孕效果的几个因素。”他分享以下因素:

全职爸爸陈志圣最近在社媒公开自己动了输精管切除术,并以亲身经历厘清常见误区。他认为,为了自己、太太和孩子,他做了正确的事。

手术完成至今过了大约一年半,陈志圣说即便重来一次也会做相同决定。他清楚任何手术都带有风险,但他在盛港综合医院得到非常好的照顾,而且康复非常顺利,手术后不到两周就感觉自己恢复到原本的状态,一切“运作正常”。

为何选择在社媒公开经历?陈志圣说自己一向会在社媒分享生活中比较不光鲜漂亮的一面,而且据他所知,至今没有本地人在网上谈论自己做结扎手术的经历或想法,“如果这些事都只有自己知道,那实在太浪费这些知识了。”

爱无限,但资源和时间有限

·怕痛。“毕竟是敏感部位,一想到必须动刀,肯定感觉畏惧。”

全职爸爸陈志圣(40岁)一个月前在自己的亲子专页(facebook.com/JustAnOkDad)公开自己做了结扎手术,并鼓励读者认真考虑这个选择。他指出,输精管切除术不但比女性结扎手术(即输卵管结扎,tubal ligation)简单,风险更低,而且费用是后者的五分之一。以他的经验为例,手术费用为$1600,但因为可利用政府补助金和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因此最后付的现金为$70.99。

贴文刊登后有近500人点赞,留言有130则,转发次数超过470。“大部分读者的反应都是正面的,因为大部分读者都是女性。毕竟要经历怀孕和生产过程的是女性,要是决定不留住胎儿,也是女性必须经历道德冲突。有些男性读者的留言显示他们并不了解输精管切除术以及手术的作用,有些男性被另一半tag了之后,直接说不要做手术。”

其他避孕方法如何?他写道:“安全套是98%有效,但100%扫兴。宫内节育器(IUD)虽然有效,但可能会导致严重经痛。服药和打针都是不小的开销,而且可能有严重副作用。体外排精法有多安全,则要看伴侣的自制能力。”

陈志圣认为,家长对子女的爱可以是无限的,“但我们的资源始终有限。就算有近乎无限的资源,我们的时间也是有限。如果你非常肯定自己不想再生更多孩子,可考虑让男方做输精管切除术。我想也有许多人不想生孩子,而且想寻找像输精管切除术这样的选择。我知道我为了自己、太太和孩子做了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