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珍说:“儿子瑾龙(9岁)比较内向,但当他通过绘画把自己对事物的认知画出来,我们就能够从他的画慢慢去了解他。孩子也能通过视频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但学习兴趣提高了,知识也记得比较牢固。” 

“我喜欢《拇指兵团》动画中的小飞象,它长得很可爱。但昨天去海洋馆都没找到它。”目前就读南洋小学六年级的刘璟仪童言童语地分享自己观看《拇指兵团》动画的观后感。

通过华语动漫
学科学、学华文一举两得

“动画人物的刻画很细致,对话也很生动,尤其最后的词语手册对孩子很有帮助。原本只想让孩子观看一遍,没想到他们主动播放,并开始讨论内容。4岁的妹妹刘璟彤也参与其中,对于华文词汇的掌握也有进步。”林淑珍乐见孩子们的成长,同时欣喜地发现,自己因为其中的《怪蝌蚪》一集而学到“Newt”的中文是蝾螈。

免费深海探险线上工作坊

广阔的大地是最好的学堂

摄影⊙施策文

用动漫讲科学故事,到户外实地观察,利用日常用品来做实验……

通过朋友介绍,林淑珍开始让孩子观看早报校园(zbschools.sg)学习平台上的《拇指兵团》动画系列。七集的节目通过主人翁“大拇指”的历险故事,让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奥妙。加上这是一个华语动漫系列,孩子可以同时学习华文,一举两得。

贴近生活的实验视频和科学动画,不但能鼓励孩子多观察生活周遭的事物,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实际运用在各个生活场景。林直明以科学中心的线上实验视频节目《科学点钟》(Science o'Clock)为例。《科学点钟》的主持人Ah Girl会邀请学生利用居家的日常用品来做实验,学习科学知识。例如她会将早餐麦片捣碎,用磁铁测试麦片碎是否能够被磁铁吸住。

除了刘家四姐弟,9岁的岑明隆也是《拇指兵团》动画的忠实观众,每一集几乎都会重播十几次。某天岑明隆叮咛妈妈蔡美诗(金融行政人员,41岁)说,大拇指教他要注意家中积水,不然被伊蚊叮会生病的。这样的举动让蔡美诗感到非常意外也很欣慰。

新加坡科学中心馆长林直明副教授指出,像《拇指兵团》这类科学动画视频和体验式教学能够很好地巩固孩子们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将抽象的科学形象化。

每到假期或周末,林淑珍和先生刘桂鸿(航空工程部高级经理,41岁)就会抽空带孩子到户外写生绘画,或到不同景点例如动物园参观,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他们相信学习不止于课室,要走到户外才能开拓孩子的学习视野。

科学并不止于教科书,在日常中利用科技和创意也能让孩子处处发现科学的精彩。

受访的前一天,刘璟仪刚和家人到圣淘沙名胜世界的海洋馆一日游。这样的出游是刘家的日常,妈妈林淑珍(工程师,40岁)深信通过这类的体验式活动和平日的上课学习相辅相成,能让孩子更热爱学习。

生活处处是科学

bit.ly/PlatoonTULearningJourney

通过以下链接或扫描QR码报名:

新加坡科学馆近期推行“EPIC”教学法,希望通过体验的方式(Experiential),鼓励孩子主动参与(Participatory),并利用影像辅助(Image Driven),让科学原理形象化。通过亲子协作,加强双向沟通(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想和孩子一起进行体验式学习吗?学生报《大拇指》将在5月8日(星期六),早上10时至中午12时30分举办一场“深海探险线上工作坊”。这场工作坊将以中英文进行,孩子除了可以参与好玩的游戏竞赛、手工活动,也有机会和S.E.A.海洋馆人员对话,一起畅游海底,窥探不同的深海生物。活动免费,适合7岁至12岁的学生参与。名额有限,赶快报名参加!

报名截止日期:5月6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地观察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式。

这类居家小实验很受家长和孩子欢迎,因为让孩子自己动手会让他们印象更加深刻。林直明也发现有时候家长甚至比孩子更兴奋,把孩子晾在一旁,自己把实验完成。

林淑珍说:“我从小就很喜欢科学这个科目,有孩子后就开始思考如何把科学变得有趣些,引起他们的兴趣。平常休闲时自己喜欢观看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没想到这渐渐变成家庭日的消遣活动。”

“很多科学原理在字面上很难让孩子们理解。若通过影像或是动画去描述,能够让孩子更容易记得这些科学术语,更有助提高语言的掌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