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开场,一道道帘帐倏忽次第垂下,真实虚妄,空无丰实,由此幻化出来,是“入府”,也是“入梦”。李纨及迎、探、惜三春作为开场人物,梦随云散,飞花逐水。侯门府邸,庭院重重,用青红帷幔层层遮掩,彰显世家风范。轿辇下,一只玉手轻启遮帘,一璧人面带凄楚眼中含泪,抬眼侧目、独行踽踽——黛玉亦是观众,带观众进入一场幻梦。贾母黛玉祖孙相见由轻快转为煽情,随着一阵高亢配乐响起,王熙凤的出场将气氛拉回活跃,以极快速度绕场,配合手指点拨的标志动作,将人物的精明爽利塑造极致。

舞剧整体框架较紧凑,精简同时也遗憾地剔除许多重要情节,笔者认为完全可扩充至三个小时来演绎这部文字经典。但这部舞剧从编舞、配乐及服道化的优良值得称道,主创兼贾宝玉演绎者黎星以千禧世代的诠译方式让不同年龄层的人再次爱上红楼,这就是该剧的影响力所在。

据统计,《红楼梦》一书共描写33处梦境。且对每一个梦的描写,都新奇灵活。毫不夸张地说 ,在“梦”的活用方面,《红楼梦》可谓登峰造极。领略过贾府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后,是以重重白纱与烟雾营造的太虚幻境,宝玉身着红袍卧于其中,与纯白厚重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十二钗身着白色蝉衣从两侧依次亮相,各自判词投影在巨大白纱上,让看官通过宝玉之目模糊窥见众裙钗命运跌宕变幻的轨迹。其中钗黛二人站位颇具考究 ,从中间同时出场,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形成钗黛一体最直观的表达,竟有种字压舞姿、反客为主的震撼。梦幻的旖旎之美柔和了宝玉初历风月之事,点到即止不显突兀,以诙谐冲淡迷离梦境,这段设计颇为巧妙。

十二钗过场后,披头散发,着纯色长袍,执各自所代表的花朵背对观众,此时此刻所有情绪如碎珠乱玉,主创突破桎梏, 将《红楼梦》舞剧锻造出全新高度——十二座长椅如同一座座冰凉墓碑,台上帷幔尽消,观众甚至可将舞台两侧打光机一览无余。业障既去,真与幻交融为一体,再也无分彼此。女人开始舞蹈,这种形似疯狂的现代舞剥离掉古典韵味,也抖落一地枷锁与封建制度的压迫。最后十二钗缓缓退场,唯留白花铺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追逐打闹间,宝黛初见,音乐猛一定格,一方白光明晃晃打在二人身上,颇有一眼万年之感。双人舞极具张力地刻画宝黛二人心理活动——“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短短瞬间,皆为命定。梦亦由此而启。

(作者是设计工作者)

其次,几乎所有未曾读过原著的观众都知“葬花”,但在这里却简化为“共读西厢”,有一丝题不对味的感觉。没有花锄也无花袋,说是葬花实属有点勉强。虽说可意象化,也可适当删减道具,但葬花与共读西厢记两个情节并非厚此薄彼。笔者认为换成黛玉单人舞会更契合,因为葬花本是她单人独白。

全剧争议最大的两处段落:首先,“含酸”一场对应宝玉问宝钗冷香丸一嗅此节,黛玉来了便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情节微妙。但舞剧这一段表演较为浅薄,钗黛二人性格不够分明,侧重点变成宝黛钗三人拉扯。

从大群像到宝黛共读西厢,杏花雨下二人共舞冰释前嫌;再到众姊妹猜灯谜、赏烟花,烟花落尽之时,悲音忽转,姐妹离散,为“百年望族,命终数尽”敲响丧钟。作为贾府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没有给出太多刻画三春特质形象的机会,比如探春之“刚”掌掴家仆;惜春之“冷”撵走入画;迎春之“懦”不保司棋。这对于某些观众可能要到三春别离之时才完全分清。

元春省亲是贾府鼎盛之最,也是由盛转衰的开始。这段表演足以颠覆以往各改编版本的省亲一段——太监拍掌绵延却空旷,渗透诡谲戚戚,僵硬宽大的袖袍和冷色光影如同封建等级制度,将人禁锢如木偶。众人参拜的只是一席黄袍,待元春褪去僵直礼服,柔软的身躯跪俯在地,才意识到这是场亲眷短暂的回归,年轻艺术人匠心可见一斑。

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在不同时代以其为蓝本的戏剧、影视等作品不胜其举。随时代变迁,人们对这部古典文学的诠译还在延续。由黎星、李超等主创的民族舞剧《红楼梦》再次致敬曹公,同时也将中国民族舞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自2021年于江苏大剧院首演后便一票难求,足见《红楼梦》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9月13日是该舞剧首次海外巡演,作为红迷的笔者有幸得以一观。

丢玉后的宝玉身着藏蓝色长袍,目光痴傻,灯光煞白地打在舞台上,王熙凤也换上通体黑色礼服,作为宝玉“冲喜”的主使,急旋于宝黛钗间,迎亲花轿为两端——分别是宝黛和钗凤,花轿兜兜转转,虚实交错的空间感轮流展现了每个人物的心理动态。作为点睛之笔的“冲喜”,将剧情推上了高潮。随着唢呐响起,扑面而来的是惨烈血腥, 一片猩红背景之下,群演身着红衣白袖,一边是急咳不止的白衣黛玉,一边是激烈极速的婚队,红白喜事相交呼应,冲击着每个看客的神经。黛玉焚诗,纸页纷飞,蓦然白纱倾泻而下,极富表现力……

舞剧《红楼梦》以《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和京昆戏曲为灵感,融入原著寓意人物性格的花语,赋予十二钗强辨识度。(江苏大剧院提供)

舞剧《红楼梦》由此可说是一部女性悲歌,是女性命运共同体的众生像,跨越光景,不再停留在某个故事、某个时代。总体上,舞剧整体框架较紧凑,精简同时也遗憾地剔除许多重要情节,笔者认为完全可扩充至三个小时来演绎这部文字经典。但这部舞剧从编舞、配乐及服道化的优良值得称道,主创兼贾宝玉演绎者黎星以千禧世代的诠译方式让不同年龄层的人再次爱上红楼,这就是该剧的影响力所在。

接着,游园序幕拉开,该章节覆盖丰富的内容,如十二钗长桌共饮、刘姥姥进大观园、芦雪广烤鹿肉、访妙玉乞红梅等,场景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但转换衔接自然,似水墨拓染,层层递进。因时长所限,这里将贾府风光全部融合作为一览,观众稍不注意就抓不住某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