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担任舞者的梁杰旎,2020年接替林美琴,成为舞蹈剧场现任艺术总监。谈起与母亲在舞团经营理念有何异同时,梁杰旎说:“我觉得怎样都会有妈妈的影响,我本身就是因为她而爱上华族舞蹈,我以她为榜样,去引领舞团。”
尽管舞蹈剧场今年刚满10岁,其前身却有悠久历史:林美琴自1988年9月起便在福建会馆开办华族舞蹈训练班,在1990年12月成立舞团——新加坡福建会馆舞蹈剧场,是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属下的舞团,舞团首个专场演出“舞之思忖”1991年12月上演;2013年舞蹈剧场获国家艺术理事会种子基金,并在福建会馆支持下,于2014年转型为专业舞蹈团体;2016年舞蹈剧场获艺理会主要拨款,2017年改名为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这也突显舞团为本地华族舞蹈的推广与发扬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走进练舞室,才意识到门后看不到的区域,该团创团艺术总监兼艺术顾问林美琴安静地坐在那里,没与梁杰旎同进同出。
其实对舞蹈剧场来说,真正挑战在于全职舞者短缺,可利用资源有限,以及艺术创作压力。梁杰旎和林美琴想法一致:“随着新加坡文化多元化发展和人们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相信华族舞蹈有广阔前景。”
梁杰旎说:“转型后的舞蹈剧场强调保持专业水准,以古典舞训练为基础,重视‘身法’和‘韵律’,追求‘形神兼备,身心统一’。创意上,我们不断提炼、整理,坚持创新与传统的融合,既昭示华族舞蹈独特的优美,同时追求意境与和谐——这是华族舞蹈的艺术灵魂。”
不禁想起林美琴曾说:“卸任(艺术总监)后我就尽量不要参与,要放手,不然新一代没办法大展拳脚,不能让他们感到牵制,如果我还继续指挥,那我没有必要卸任。”虽是母女,林美琴和梁杰旎在舞团经营公私分明这一点上可见一斑。
随着梁杰旎上任,舞蹈剧场也延揽苏健龙入团任创意总监,今年刚满50岁的苏健龙,曾受本地资深舞蹈家黄捷宽教导,苏健龙步入舞坛后,编舞作品不仅在国内外展演,也曾在香港国际艺术节、捷克布拉格国际舞蹈艺术节等国际艺术节获奖。
创团艺术总监林美琴(68岁)致力于舞蹈事业超过50年,1970年开始习舞,曾随多位名师学习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与现代舞的表演与编导。与林美琴同辈的有陈华华、黄捷宽、王琬媄(原名王秀美)、严众莲、郑芳林(已故)等,共同推广华族舞。为提升本地华族舞蹈水平,林美琴曾在1990年代初,与严众莲、陈华华及郑芳林,联聘来自中国北京舞蹈学院的陈玲、王伟等老师,来新开办为期9个月至一年的课程。
梁杰旎说:“我们近几年来努力把舞蹈带入社区,今年舞团10周年,我们深入社区并筹划很多不同工作坊和表演,这在我们看来是很重要的,因为在社区里会让大家了解华族舞蹈,吸引并培养一批新观众。同时,我觉得舞者也应多表演,每表演一次,舞者就能从实践中获得进步。还有一点是,如果能得到观众即时回馈,将是很触动舞者的,我本身舞者出身,体会很深:一般普通舞台限制舞者与观众的交流,社区表演能极大拉近观众和艺术的距离。”
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今年成立10周年,其前身是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属下的舞团,2014年转型为专业舞蹈团体。这10年来,福建会馆一直在幕后资助和推动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的发展。《联合早报》与舞蹈剧场两代艺术总监对话,回顾舞团历史,畅叙舞团规划,并展望华族舞界未来。
眼下本地只有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和聚舞坊两个全职华族舞团,两团间是否存在竞争,引人好奇。
走访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简称舞蹈剧场)的下午,有点早到,推开约定好见面的练舞室的门,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一回身,一名少女舞者径直走来,显然刚结束一场演出,她带着妆也带着笑,请她去办公室通知艺术总监梁杰旎说记者已到,舞者应承后,悦然轻盈飘走——跳舞的人连走路都像起舞。
她指出,从更大层面来说,舞团要以华族舞蹈作为文化交流媒介,为新加坡华族文化本土发展贡献力量。
45岁的梁杰旎,在母亲林美琴熏陶和培育下,自幼习华族舞。2004年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中国舞编导,后于2009年获拉萨尔艺术学院学士学位,更不必提她还有英国皇家芭蕾学院高级芭蕾、爵士舞、街舞等级考试文凭。在她身上,能看到时下华族舞蹈人艺术身份里东西方文化交融无碍。
应了那句“舞戏不分家”,戏曲被母女二人作为编创灵感入舞,2016年她们编导原创大型舞剧《戏子情》,《戏子情》最大亮点在于它是一部把舞蹈和戏曲有机结合的创新型舞剧作品,展现1950年代一个本地戏班的沧桑沉浮。记者曾观赏此剧,并印象深刻,该作虽有“时代剧”特色,但很大程度上也反映时下传统艺术工作者所面临的境况,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延伸阅读
苏健龙说,每次社区演出中场或结束后,常有不认识的观众与他分享这个舞蹈带来怎样的感觉和共鸣。“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观众时,那种感动到现在还在心头。有一次在勿洛市镇广场演出,我很明显感觉到,观众被台上那支作品深深吸引住,果然,有老一辈观众来跟我们说:‘以前我们穿的服装就是像舞衣那样的,舞蹈让我回忆到那个年代,你们下一场演出是什么时候?在哪里?’”
不一会儿,与梁杰旎一起步入练舞室的,是创意总监苏健龙。这个本地“最年轻”的全职华族舞团今年步入成立10周年,林、梁二人并排而坐,象征着两代人对舞蹈剧场甚至本地华族舞蹈的传承。《联合早报》与舞蹈剧场两代艺术总监对话,回顾舞团历史,畅叙舞团规划,并展望华族舞界未来。
阅览本地半世纪华族舞蹈历史,林美琴说:“以前跳华族舞的人比较多,很多联络所有华族舞团。那时我们像疯子一样,单纯凭一股热爱在跳舞,那种原动力至今延续在我身上。凭良心讲,华族舞是挺难学的,跟武术、戏曲、书法、华族音乐都有关联,从禅思到韵律,是心里的感觉,很难去意会。”
如今年轻的华族舞者平时多以英语交流,但一上台,却能展示大气磅礴、美轮美奂的华族舞蹈,林美琴也觉得这种现象有意思。她对华族舞抱乐观态度:“新加坡华族舞是有进步的,现在大家热衷于回头挖掘并寻找自己身为华人的根。”
诸如将戏曲入舞等新颖概念,体现出舞蹈剧场创作思维的不拘一格。
希望在国内外积累观众群
关于舞蹈剧场未来愿景,梁杰旎最期待看到的一副画面,是舞者们在热情观众的围绕中。“艺术达到很高水准的标志,就是有演出时,观众愿意慕名而来,那就是对我们最直接的肯定,那样舞团才算是成功,我们希望在国内国外都积累起观众群体。要是没有观众,无论我们说得多天花乱坠,也只是做梦吧。”
梁杰旎说:“不能回避的是,即使在新加坡传播华族舞蹈,也要意识到华族舞蹈和中华文化是无法切割的,就如我妈妈所说,诗词、戏曲都是中华文化元素。我本身热爱中华文化,也曾参与过戏曲演出,所以舞蹈编创时会联想到戏曲中的角色扮演。”
两代人经营舞团理念的异同
此刻,标志着舞蹈剧场10周年庆祝活动正式开启的“一起舞Fun天”还在举办,共有九场演出,创下该项目举办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一次;与滨海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舞团10周年专场演出《川之生命河》,则将在9月6日及7日上演。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梁杰旎演过潮剧,其实这也受林美琴感召,包括梁杰旎先生钟戍己在内,这一家人还曾同台演出。潮剧迷们也许记得,林美琴参与过多部潮剧表演,在《秦香莲》《帝女情》《穆桂英招亲》等众多剧目中塑造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戏曲上的建树并不亚于舞蹈,这一切也感染了梁杰旎。梁杰旎说:“以前是戏曲、舞蹈两边兼顾,但舞团走向专业后太忙,就分身乏术。”
梁杰旎认为林美琴带领下的舞团原本就很创新,不古板,又有对特定原则的坚守,舞蹈剧场因此是一个既持守也不断“上新”的舞团。比如最近,舞蹈剧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传统舞台表演限制,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舞蹈艺术,这是对舞蹈艺术如何融入数码时代的一种探索。
舞台上,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成为整个表演的核心,如同人们体内热血流淌的动脉一般,华族舞者以流畅动作舞出血液在动脉中的涌动,仿佛是璀璨生命之河中一连串跳跃奔腾的音符。
因此,在过去10年间,舞蹈剧场积极参加马来西亚“诗巫国际舞蹈节”、柬埔寨“亚细安峰会艺术节”、韩国“釜山国际舞蹈节”、印度尼西亚“梭罗国际表演艺术节”和“马辰国际表演艺术节”等海外艺术盛事及文化交流活动。
梁杰旎说:“与其说竞争,不如说我们互相关怀和鼓励,我常跟聚舞坊当代艺团艺术总监蔡适吉有联络,我们会去看彼此舞团的演出,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本地搞艺术是很不容易的。”梁杰旎甚至考虑过两个舞团合作一次,只是还未深入去谈。
值得一提的是,这10年来,福建会馆在舞蹈剧场的监管及运营方面提供协助与指导,每年都会捐款作为部分活动经费,福建会馆的理事也义务担任舞蹈剧场董事,推动舞团发展具本地特色的华族舞蹈。
华族舞与华语文发展息息相关
在国内,舞蹈剧场则参与包括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华艺节在内的艺术节庆,除此之外,舞团力推舞蹈进社区,不包括剧场和海外巡演,舞团每年社区演出可达二三十场。
她坦言,新加坡华族舞蹈跟华族语言文化的发展状况是紧密相关的,华语文现况直接影响到包括华族舞在内的文化艺术形式。
苏健龙说:“创作上我比较天马行空,我常常会‘砸’很多东西,让杰旎慢慢消化和筛选为题材。过去几年,我试图在编舞层面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思维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以舞团‘薪动时刻’专场为平台,在团内培育很多年轻舞者从事编创编导,这是我很喜欢做的一件事,难得舞蹈剧场提供这样一个专业平台,让舞者发表新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