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豪说:“许铁生不是知名的峇厘岛之行的艺术家,他参与的十人画会很迟才受肯定。十人画会是最早的美术组织作区域的艺术交流,促成后来东南亚美术协会的诞生。许铁生不缺参展,缺的是艺术市场,生前的作品参展不是被淘汰就是没卖掉,累积很多作品在家里。他在1963年的《木雕对外活动杂记》中说,当时的雕刻没有市场,绘画是主要的艺术媒介。而今,中国美院美术馆已买下许铁生在中国学习的作品与文献,本地人应该更重视他。”
受吴哥窟浮雕影响
艺议艺术顾问(Art Agenda)创办人王子能受访时说,约瑟夫·麦纳利修士(Brother Joseph McNally,1923-2002)尽管以艺术创作积极参展,可是他最为人知的仍是美术教育贡献——1984年创办了拉萨尔艺术学院,担任院长至1997年退休。他不是文化奖得主,作为艺术家,作品没获应有的认可。他和许铁生(1914-1997)与20世纪的一些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是被低估的。
来自爱尔兰,二战后来新教书的麦纳利修士,参与1976年国家博物院画廊开幕展,1998年个人回顾展在新加坡美术馆举行,作品在都柏林、纽约、爱尔兰等展出。他生前创作200多件作品(包括平面创作),雕塑素材包括沼泽木材、金属、玻璃和环氧树脂。
本次展出麦纳利修士在画家洪祝安所送书法工具书《草字编》影响下,创作出的汉字雕塑《火》,还有《致八大山人》的木雕。造型半抽象的《鱼》雕塑、仿佛表现出忧伤神情的人形木雕等,蕴含麦纳利修士的情感情绪。
以极繁主义设计空间
麦纳利修士木雕来自他生前遗留在圣伯特理艺术中心(拉萨尔艺术学院前身)仓库的一批作品,经33拍卖行拍卖,为 “希望之家”(HopeHouse)筹款。许铁生的木雕则来自艺术家家属,第一次在画廊售卖。
比如,表现达雅族传统舞蹈犀鸟舞的木雕《犀鸟舞》,取材清迈的《指尖舞》,海达雅族的《舂米》,和平时代越南人乘坐渡轮的《上岸》等。许铁生擅长从一整块柚木雕出作品,借助缕空留白雕出充满细节的繁复生活场景,共有四层的《加央族人民生活情趣》(1978)展示了舂米、筛米、洗濯的日常场景,不忘浮脚屋的家禽与树木,人与动物、自然共存的环境。
展览即日起至9月30日周三至五下午1时至傍晚6时,周六与日上午11时至傍晚6时,在艺议艺术顾问(Art Agenda,39 Keppel Road #02-01,Tanjong Pagar Distripark,S089065)展出。
木雕展现原始自然美
画廊在麦纳利修士百岁冥诞(8月10日)开展“塑造分离:木韵多姿——约瑟夫·麦纳利修士与许铁生合展”。王子能说,展出的16件木雕并没那么沉重,方便携带,容易展示。所有木雕每件仅此一件,没有版数,而木雕雕刻创作难度最高,麦纳利修士和许铁生必须克服比主流画家更大的艺术挑战,但木雕价格往往不比铜雕高。
花了十多年整理研究许铁生档案,独立研究员许元豪指出,许铁生可说是移民新加坡的艺术家中资料最齐全的,国家美术馆一度赞助他做研究,但仅持续三个月。许元豪2014年在吉门营房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许铁生——100年诞辰文史展”,2016年在柬埔寨金边呈献许铁生文献。
许元豪说,许铁生1963年随十人画会到柬埔寨吴哥窟采风,从吴哥窟浮雕获得扁平化的创作构图及刻画人像、叙事方式的灵感,充分显现东南亚风土人情。许铁生在1978年《我的木雕》写道:“我的雕刻作风,多少受安哥窟(吴哥窟)艺术影响,是东方形式的象征。表现当地人民的勤朴,直率的劳动生活。”
生于中国广东的许铁生,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绘画科,名师包括潘天寿,赵无极是他的同学。1940年移居新加坡,曾任《南洋商报》摄影记者,1948至1977年在公教中学教美术与华文,业余创作西洋画、水墨画。
钟情于木雕的麦纳利修士所用木头来自马来西亚与爱尔兰,他在2000年说:“我确实喜欢木头,因为它没有受到神灵的影响。因此我认为木头‘模型’是原始的,我使用每一种已知的管道来展现它的自然美……木头是我的一部分。”
拉萨尔艺术学院创办人约瑟夫·麦纳利修士和公教中学老师许铁生都以美术教育知名,但他们的艺术成就并未获得应有的认可。艺议艺术顾问举办“塑造分离:木韵多姿——约瑟夫·麦纳利修士与许铁生合展”,探索他们对雕塑创作的执着,不同风格之间的对话。
许铁生说过,其油画创作不合心意,改画中国彩墨画,可彩墨画被虫蛀蚀,一气之下自学改雕不怕虫蛀的柚木雕刻。而且木雕是体力劳动,对他的健康很有帮助,自1968年将全部精力投入木雕艺术。他活跃于新加坡中华美术研究会等展览,仅于1982年在国家博物院画廊办过一次个展。他生前创作约200多件作品,仅存百多件,国家收藏其三件木雕。
展览一大策展特色是由年轻艺术导演Gagandeep Singh Sidhu以极繁主义来设计空间,公众穿梭走道,进入剧场情境,从全方位角度欣赏雕塑,在与泥土、金属、镜面与纺织的摆设物映照中,体会到雕塑不同层次的质感。比如镜面映照出许铁生木雕《捕鱼归来》(1980)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