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寿和王昶的文人砚
黄培健说,砚台不离文人身,此砚陪同王昶随云贵总督阿桂出征缅甸,王昶以为这是端溪老坑西洞砚石,但经刘演良鉴定,应为端溪宣德岩砚石,可见,当年官宦文人器重端溪老坑,但老坑稀少,王昶也搞错坑口。
当时担任肇庆工艺公司经理,中国制砚艺术大师与端砚鉴定专家刘演良为了赚外汇,数次来新与龙华艺术品联合办展,为新加坡人收藏端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黄培健买下这方砚后,与刘演良往来数十年,刘演良为黄培健的斋号取名“集雅阁”,也为他编写出版的新书《集雅阁藏砚录》写序。
此砚的石品花纹有天青、青花、胭脂晕火捺、金线、翡翠斑等,是1992年上海友谊商店来新展览时,由龙华艺术品创办人孙清水女儿孙晖红购藏。黄培健笑说,他这十几年来“追”着孙晖红看砚,最终她转让此砚给他。
端砚展于7月29日和30日(星期六、日)中午12时至晚上7时在集菁艺社(76 Bras Basah Road, Carlton Hotel #01-01 S189558)举行。29日下午2时至4时为新书发布会与端砚讲座,由黄培健主讲,有兴趣者可拨电98237268报名。新书限量350本,每本售价$50,销售所得充作慈善。
端砚为文人所崇,能得一方为傲。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把端砚视为砚石之首。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赞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到了宋代,端砚的设计和实用价值并重,文人开始鉴赏端砚,互赠端砚,为端砚著书立说,将端砚石质道德化,将端砚的温润细腻和玉一样相比,匹配君子德行,又将端砚坚实致密的石头本质比喻为坚贞忠厚的操守,端砚培养气节,陶冶品格。
赏砚玩砚都靠想象力。陶然居私房菜主厨黄培健将展出收藏了几十年的30多方端砚,其中老坑20余方,包括清代文人陈鸿寿和王昶的自用砚,当代端砚鉴定家刘演良设计雕刻的山水砚台;他也出书《集雅阁藏砚录》分享端砚知识。
1990年,正在当兵的黄培健在龙华艺术品有限公司举办的“端砚书画工艺品展”开幕前第一个排队,花上全副身家买下几百方砚台中唯一的旧老坑平板砚(22x15x2公分),是他自15岁收藏端砚以来第一个珍贵藏品。
黄培健说,刘演良在2000年首创以山水雕入砚台的设计。另一方刘演良设计的“天高云阔雨欲来砚”,巧妙运用石皮以浅浮雕雕刻了重重翠绿的山峦和殿宇。砚堂空阔仿如万里长空,鱼脑冻如浮云郁结欲雨,充分体现刘演良独创的“刘家山水”,在大自然的产物中结合人类想象力。
黄培健自幼空余爱钓鱼、种菜、读史、写书法,曾在家族公司从事鞋子行业,2016年创办“陶然居私房菜”。他从刘演良手上获购三方老坑,“蜀山云阁砚”为刘演良设计、雕刻,以错落有序的冰纹冻、冰纹和金线为山脉云雾,右下角有瑕疵,因而雕上巍巍的亭台楼阁,富诗情画意。冰纹冻非常稀有,还有天青、玫瑰紫青花、胭脂晕火捺、五彩钉、金线等,砚台很厚。
黄培健说,老坑从西江岸边上一直挖到江底,挖了1400多年,其石质有时间的证明。古人赞誉老坑砚石“细润如玉”“扣之无声”“温软嫩而不滑”。十多年前,黄培健亲访老坑,在专卖砚石的大商场中,只看到三方老坑,且售价昂贵。
收藏20余方老坑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开采始于唐代武德,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老坑是端砚中石质最佳最美的,被列为贡品,皇帝只用老坑砚台。老坑开坑采石需要朝廷明令,开采特别困难,每几年开坑一次,派官员把守,每次也只能采几百片石头,最上好的作为贡品,其余分给当地人。清代最后采石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1962年用机械重新开采,为史上的产量高峰,1998年因石源枯竭再次封坑。
黄培健收藏两方文人砚,一方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和紫砂制壶“曼生壶”名家陈鸿寿(1768-1822)自用的嘉庆年老坑砚台。黄培健指出,端砚上刻字非常少见,这方砚台有铭文“石友石友,与我东西南北走。伴我诗伴酒,画影涂形不我丑,与尔黑面知,供我白头首”,落款“嘉庆丙子初春曼生陈鸿寿”,刻印“曼生”“陈鸿寿印”,嘉庆丙子即1816年。他相信刻字出自精于书法与刻印、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本人,在游幕广东时得到这一小片优质的老坑砚石。砚背另有清末藏书家陆心源的铭文。
在刘演良的指导下,黄培健收藏至今的端砚有30多方,其中20余方为老坑,将于7月29日和30日在集菁艺社举办“端砚精品展”展出。
现年55岁的端砚藏家、陶然居私房菜主厨黄培健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此砚是他收藏端砚至今仅有的一方旧老坑平板砚,清代最后一次开采是在1889年。平板砚用料多,非完美无瑕不能制。他将平板砚带到有阳光处(不宜阳光直射),我们可看到青花、玫瑰紫青花、金线等花纹,肌理犹如婴儿肌肤般幼嫩;此砚适合用来写小楷。
另一方文人古砚是清代乾隆政治家、学者王昶(1724-1806)的自用砚,背面有铭,大字“墨香春融”,小字“此砚出自端溪西洞,石质温润,翡翠凝冻如秋云横飞,珍品也。乾隆癸未仲秋。述庵铭于春融堂。”乾隆癸未年是1763年。
刘演良首创将山水雕入砚台
赏砚玩砚都需要想象力,不然怎么会出现“鱼脑冻”“蕉叶白”等形容词?黄培健藏有一方坑仔岩平板砚,有通背的鸲鹆(qú yù)眼,色如碧玉,因其体积娇小,容易手上把玩。他花了两年余,以中英文编写《集雅阁藏砚录》,期望在不用笔墨砚台的时代,把古人关于最高级别文房用品的端砚知识与智慧传承下去。他接下来的收藏会转向中国古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