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镭说,华文报自中国清末民初以来,专栏便是传统,尤其杂文是华文文学特色。后来新马办报借鉴港台,尤其香港报章专栏多元灿烂,早报副刊的《四方八面》初衷是要挖掘本地各行各业人士的生活经验。潘正镭说,新加坡的文艺写作者一般来自文教界,《四方八面》短小篇幅的专栏可以成为文艺创作的孵蛋机,许多本不涉写作,来自各界的作者,开栏之后,都呈现出了各自的面貌。
潘正镭说,因为本地书写文化评论专文的作家不多,因而《名采》把触角伸向国际,同时也可以奠定《联合早报》的国际地位。他记得编辑余云要找一篇稿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谈早报副刊的文艺版面,必须回头看1980年代的新加坡。如果可以跳出悲情,说那是新加坡华文社会命运发生有趣变化的时期也不为过。先是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接着两大华文报合并,传统华校走入历史,讲华语运动如火如荼,本地良好的经济发展也成就了坚实媒体产业,灿烂的新谣与华语流行文化破土而出。
这段话,在《联合早报》庆祝100周年重看,更有其历史意涵。
《名采》2006年创刊,余云一直编辑这个版面直到2017年退休。
走过1980年代
促成艺术工作者交流
早期《文艺城》附有编辑手记,简评当日刊登的作品,自1980年代开始投稿的本地作家流苏表示,编辑简单几句话说明编辑其实是作品的第一读者,让投稿者很受用。此外,1989年中国发生天安门事件,《文艺城》后来刊登诗版回应,也让流苏留下深刻印象。
那是最坏也是最好的年代。
“文学上街”与“年轻族群”由当时的《文艺城》主编谢裕民策划,不过他不久便交棒给刘培芳,由刘培芳接手“年轻族群”后半部的工作。
余云受访时说,在《名采》之前还有一个《龙卷风》版,以特写形式报道中国的社会文化新风潮和时代新人物,作者都是特邀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和作家。每周对开两版,相当醒目。
如今《文艺城》仍保持系列策划的传统,包括2015年“后转调世代”、2016年“同来作伙”、2021年“再出发”等系列。潘正镭说:“系列的传统,1988年到现在35年了。这是很好的。本土意识要加强。世界太大,中华文化圈的作家太多,而新加坡很小,本地读者未必会看到我们的作家,传媒不能不扮演这样的角色。”
适逢报业黄金时代,报社有资源可以做更多事,加之新加坡地理与政治上的优势,足以担当大中华地区交流的枢纽。1983年1月,两大华文报合并前,人民协会、《星洲日报》联合新加坡写作人协会、新加坡文艺研究会主办第一届国际华文文艺营,邀来艾青、萧军、萧乾、聂华苓、郑愁予、洛夫、蓉子(台湾)、刘大任、於梨华等国际华人作家。这项两年一度的盛会后来由《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后来也加入)接办,至1993年第六届结束。
《文艺城》主编谢裕民2015年发起编选年度文选,每次邀请不同主编,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发表在《文艺城》的作品,审视文学新现象。至今七位文选主编分别是:杜南发、柯思仁、希尼尔、林康、游俊豪、余云与林高。
此外,报馆卧虎藏龙,不乏作家、诗人,《四方八面》也邀吴启基、余云、黄向京、张曦娜、赵琬仪等记者、编辑加入阵营撰写专栏。
城市多元纷呈,如果我们谈论华文报副刊的文艺,仅看《文艺城》恐怕不足,《联合早报》副刊1990年代开辟的《四方八面》与2006年设立的《名采》多年来与《文艺城》相辅相成,为读者提供不同性质的文艺养分,也为本地与国际作家提供文字耕耘的园地。
潘正镭担任最后三届工委会主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93年台湾诗人林耀德受邀前来,在大会上发表一场重要的后现代文学演讲。两人私交甚笃,曾说好要组织年轻作家交流,林耀德行动起来,隔年先带队到马来西亚槟城一趟,本计划再一年来新加坡交流,遗憾在1996年1月,林耀德心肌梗塞,36岁英年早逝。
合并意味着资源整合,报社内人手调动更灵活,副刊版面扩张,编辑必须照看多个版面,工作性质也发生变化。《文艺城》编辑任务经谢克、陈鸾珠、原甸、林春兰、谢裕民、刘培芳、卢小珑、余云、林迪玞、周星利、林仁余,再又回到谢裕民手上,36年来集体扮演文艺推手角色,不过当记者试着接洽其中几位编辑,邀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文艺推手”故事,他们不是说时代久远已经遗忘,就是谦称自己不过打工之人,没什么好谈。
谈及编辑策略,余云说:“当初推出这个新版面时,上司的要求是刊发名家美文(文字精湛的文化随笔或思想散文),但毕竟报纸副刊不是文学杂志,新闻性时事性还是要考虑的因素,两者兼顾,紧密配合文化事件也是必须,比如2011年12月木心去世,立刻找到他的友人、画家夏葆元的6000字长文刊发;2016年3月世界闻名的女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去世,马上联系了她的学弟,和她有交往的本地建筑师作家陈家毅写了长文。都是出手很快又内容丰富、有质量的好稿。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文艺版面也要促成艺术工作者的交流。
《文艺城》1986年10月20日创刊,适逢《联合早报》庆祝100周年,守城者、护城者与关爱者一起重走一遍37年的来时路。
潘正镭说:“我们请益的同时,也让他们看见我们的作家。作家之间是平等的,这很重要,不要只是‘外面的和尚才会念经’,每个社会的创作环境不一样。这就是碰撞出火花的时刻。”
1983年3月16日,《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正式合并成为《南洋·星洲联合早报》,从彼此“互不相让”“不断进行激烈的竞争”,到“尽释前嫌”汇集“空前强大的力量”,新加坡华文报业开启新篇章。
把触角伸向国际
专栏创作也成为本地华文出版的催化剂。
编辑主动策划内容
文艺创作的孵蛋机
林得楠当时在《联合早报》担任新闻编辑,刚好副总编辑张道昉(李向)主导副刊改版,年轻的林得楠被拉入小组提供意见,最后他建议的版名获采用,没想到沿用至今37年。如今回忆,林得楠笑称自己捞过界,也感谢当年编辑部愿意听取年轻人的意见。
文艺营与金狮奖停办后留下特殊的文化遗产,“空窗”多年后,《联合早报》于2019年举办“早报文学节”,邀请两岸三地、邻国马来西亚的文学名家来新加坡演讲,不过主办方坦言,无意复制当年国际华文文艺营辉煌,毕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与局限。
合并之后,《联合早报》吸纳《南洋商报·商余》与《星洲日报·星云》,《商余》成为综合性日刊,《星云》则成为每周四次的纯文艺版。1985年,《联合早报》推出《星期文艺》,按照当时编者的说法,这“是一个对作品的水准要求较高的副刊”,加强周末的文艺内容。1986年7月,《艺苑》取代《星云》《商余》与《小说》,星期一至六,每天一大版,兼容创作、文艺报道等内容。三个月后,副刊扩展,《文艺城》创刊,每周四大版,《星期文艺》每周一个大版,《小说》每天半版。读者每天都有文艺创作可看。
退休报人、诗人潘正镭曾执掌早报副刊20年(1988年至2008年),担任副刊主任期间,致力推广本地文艺。谈到“文艺推手”,他战战兢兢,将“推手”一词还原太极再进一步拓展:“推手一定要两个人……一个人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必须一群人合作。”
华文报副刊向来是文艺重镇,新华文学两次重要文学论战就主要发生在星洲与南洋的副刊版面上。
文人办报时代淡入历史
1986年10月20日《文艺城》发表《重新整队·重新出发——代发刊词》,文章充满紧迫感,除了表明本地语言的不平衡发展导致文艺萎靡,更遗憾地说:“我们建国二十多年了,文学界的空白是让人汗颜的。”
(上,待续)
专题性质、编辑主动策划的内容,遂成早报副刊艺文版面的特色。
1989年“火花系列”便趁研究新马华文文学的日本学者、香港广告名人林燕妮来新加坡,组织本地作家与他们对话,擦出艺术火花。
潘正镭感慨地说:“才30多岁啊!很怀念他。”
“文艺城”三字出自本地诗人林得楠。
文艺版、副刊不仅是耕耘文学的园地,也是文学结缘的花园。
1991年,第五届文艺营,莫言、张大春等名家受邀前来。潘正镭记得有一晚作家们聚会,莫言与张大春现场斗讲故事,最后张大春当场邀约,要莫言回去把这些故事全写出来,言明每一单篇作品,字数必须适合报刊发表。承诺在台湾发表,遂有了后来联合文学出版的《传奇莫言——莫言短篇小说集》。
他说:“《联合早报》是大报,当时我的想法是版名应有大报的气势和城市的气度,有兼容、广纳,以及流动性、聚集的特色,但又能浅白直接一些,能以现代性结合传统最好。所以,就把‘文艺’和‘城’结合在一起。这两个元素平平无奇,但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和形象。”
“文艺城”出自林得楠
潘正镭1980年加入《南洋商报》与《快报》,1983年两大报合并,他被分配到新创刊的《联合晚报》担任副采访主任。他记得,有一次《联合早报》邀请文艺界人士讨论报章与文艺发展的议题,他提出文人办报的时代将逐渐淡入历史,文艺作品将不再是副刊主轴,在场一些人不是很同意。但他相信在新的趋势下,华文报的根本,华文报的文化情怀会一脉相传,其中艺文报道的角色将加强。
尽管《文艺城》编者以紧迫感作为开场白,但“文艺城”这个版名的本意其实带有城市感的大气象。
本地作家、学者柯思仁为2016年《文艺城》年度文选《文字现象2016》写序时就曾如此写道:“在一周两版的《文艺城》以外,风起云涌、姿采万千,倒也是颇为令人瞩目的现象。譬如说,如果可以的话,我会从同为《联合早报》副刊的《四方八面》《名采》等版中,挑选作品收入年度文选。这些副刊虽然并非标示为‘文艺’性质,其中好些文章倒也文采出众,文学性强。”
以《文艺城》为例,1988年的“文学上街”系列与“年轻族群”系列,系统地向读者介绍本地作家。潘正镭认为报纸必须扮演地方传媒的角色,加强本土作家的社会可见度。
“作为副刊主任,文艺版只是文化的一个角落,文艺的东西必须像根,在土壤里面四面八方分布,往水的地方吸收资源。”潘正镭说:“新加坡今天的华文出版,如果把专栏结集抽掉,就弱了。”
就结缘的意义,早报副刊的《名采》版搜罗国际名家作品,《四方八面》专栏则力邀各行各业写手分享人生经验。
《四方八面》于1990年11月创刊,最初只有周一至六每天半版,受到读者喜爱而扩大为周一至六每天一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