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遇》的有趣之处,不仅因为它是作者的吃喝故事,更是看见新加坡的庶民味道和人情世故的参与。封底的免费食物派送站影像,其实就是一种呼应。那两大排的FREE FOOD FOR THOSE NEEDED字样似乎提醒着足食的我们,好吃的东西太多了,三餐不继者也不少。当你学会不把食物分类成好吃和不好吃的二分法后,越能吃出生命的滋味。

特别喜欢《采食》这篇。一位常到在海里运动游泳,也在海里采食生蚝的豪迈老人,在高度发展的新加坡显得如此突兀,宛如古代人,所以孝忠文中总结:身而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却活得越来越不自然。《卖冰淇淋的老人》我来回读了几回。谁会在人来人往的路上停下来买一支冰淇淋,而老人继续那样活着。如果只有胃口没有眼目,这些故事就不会被记录下来。

书说话

全世界人被疫情捆绑的这两年多以来,孝忠的旅行家身份暂时搁着,无法想走就走的日子里,他一口气出版了五本书写新加坡的书,效绩之高让人刮目。

《食遇》的有趣之处,不仅因为它是作者的吃喝故事,更是看见新加坡的庶民味道和人情世故的参与。

我其实也很好奇,像孝忠那样的资深旅游作家,没吃过的应该不多吧,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家国的食物?这次他将自己的日常饮食路线,从小贩中心、老店、小摊、野外的尝鲜,还有各种饮食观察串起,形成这书的副题:是这些最日常的美食,让我们相遇。

因为频繁到马来西亚,写新加坡鸡饭时,穿插了马六甲鸡饭粒的简述。我们一起吃的Art Sim Kitchen的nasi ulam和浮罗山背榴梿图,也加在同类食物的延伸,表达了食物虽有迁移,但基因是一脉相承的。

和孝忠吃过几次饭。从咖啡馆、菜市场、小贩中心、小店、老店、餐厅到榴梿园,不同食肆和不同行脚,都是他到槟城旅行或工作时,我们吃过的足迹。每次聊着吃着,近年成了独立出版人的他,谈得最兴奋的莫不是中港台,以及马新的出版。

拿到《食遇》,这本封面五彩缤纷,被新加坡疫情期间人们堂食用的彩色圆点贴纸填满视线的美食书,除了眼前一亮,也意识到他特别想要提醒大家这几年共同经历的抗疫时/食光。书里的风景也不是典型的食物书写,里头的时代和传承意义,大于纯粹的味道赞颂。所以这不是一本新加坡美食指南,而是一种吃喝走看的态度。

书末的“小贩文化”篇章,对目前正在着手将槟城小贩申请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槟城来说,太有参考价值。因为疫情,许多新加坡人离开原本的工作岗位,成了新一代小贩,包括酒店大厨、律师、银行家和企业高管。他们把过往的经验和想法加于餐食中,让小贩中心的人物和食物更丰富和多样化。新加坡的小贩文化早在2020年已经成功申遗,这一点槟城倒是后知后觉。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人坐在一起,谈论食物最容易伤感情。偏偏马新那么近,许多事故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孝忠在小贩中心光顾潮州鲨鱼冻、福州年糕和福州蚝饼,这些传统籍贯食物,即便在马来西亚也不容易找到和吃到了。

(作者是美食专栏作者、马来西亚《城视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