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子姑娘》发表后,曾引起非议,认为小说是剽窃苏联革命作家拉夫列尼约夫(1891-1959)的小说《第四十一》,尽管如此,笔者更愿意以“误读”来看待。
一个叫不认识他的人反感,知道他的人无奈的人,竟然至死不忘为终身热爱的文艺做出贡献,这相信是绝无仅有的,也永远留存在人们记忆中。
1981年正月,他在临终前托付好友,在他逝世后将其遗产设立文艺基金,鼓励本地文艺创作。诚如其好友吴蒙(吴俊刚)所说,这是姚紫为文艺事业献出的“最后一滴汗,最后一分爱”。
《新明日报》旧址在麦波申路,我的旧旧旧家也在那儿,与《新明日报》隔一条马路。我与姚紫“认识”,从那里开始。那是1970年代初。
无奈落花狂飞
早前,也见过姚紫,那时我还是“文艺少女”,热衷于投稿报刊杂志,自然也投到《新明日报》姚紫主编的《新风》版 。有一次,姚紫约我到他的天马图书公司交稿。“公司”走廊有点阴暗,推开门只见两名男士在聊天,看到那仙风道骨、满身烟味的人,竟是我感佩的编辑先生,不禁有点惶然。匆匆交稿,接过他递给我的几本书,也没耽搁就“落荒而逃”。
姚紫晚年不再创作,但对文艺工作的热忱始终数十年如一日。
我负笈厦门大学,为选择专题论文苦恼的时候,文坛前辈骆明向我提议“写姚紫”。因此,我想让我这个跟他有点距离,其实距离很遥远的晚辈,带着一点好奇,多点诚意来写他,应该是个奇特的尝试吧?
这是一个把自己与投稿者拉近距离,不理世俗眼光的编辑。
修积寸功,补偿谬误;
临终仍执著于文艺
多年后,我住麦波申路,常在晚间回家前去交稿。交了稿就走,实在不知如何与他沟通?不过,每当夜深人静,偶尔夜半起床,恍惚间抬头向对街望去,就会看到报馆建筑前,青幽幽的路灯下,孤零零地泊着姚紫老旧的“迷你”车,再往上看,总会看到报馆某个角落,会有灯光隐隐透出,在整个被黑暗吞噬的空间里,显得格外分明;灯光背后就是姚紫的办公桌。为那一版《新风》,他付出多少心力。
姚紫的文章中曾提到猪脚米粉,说约朋友吃饭,出门前顺手带一罐厦门古龙罐头厂的猪脚罐,请厨师为他炒一份餐单上没有的猪脚米粉。罐头猪脚米粉是福建人家喻户晓的家常小食,姚紫离家数十年,是对家的怀念吗?
除了创作多样化以外,姚紫的笔名也很多,包括黄槐、贺斧、符剑、公孙龙、欧阳碧、西门风、向阳戈等,最为著名的还是姚紫。
这个一辈子孜孜于文字耕耘的作家,平日生活并不奢华,可是为了文艺,可以什么都献上。
做为编辑,为了给年轻写作者鼓励,他常常为作者稿费的事与报馆起争执。他希望报馆能按时发出稿费,而不是一拖再拖,以致于不了了之。他说,稿费也许不多,但那是对作者的鼓励和尊重。自己既然是编辑,就当以作者的利益为前提,而不是为报馆设想。如此性格,加上对排字的一丝不苟,他如何立足于资方甚或同事间,也就可想而知。
姚紫原名郑梦周,原籍福建泉州安海,有兄弟姐妹12人,他为家中老大。一般记录他生于1920年,但据其幺弟郑梦彪所述,姚紫生于1924年。姚紫在当地的海疆中学念到高中,毕业后先到永泰税务部门工作,后来到《江声日报》编文艺副刊《人间》,其间他发表不少文艺作品。
他是报馆职员,然而他为年轻写作者所做的一切,确实令人感动。记得当时有好多写作者,根本不在乎有没有稿费,只要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显眼的报章上“亮相”,已非常高兴。那时候《新明日报》年轻读者不少,《新风》版成为年轻的文艺青年津津乐道的“盛事”。一份不是新加坡的主要报章,能把副刊办得有声有色,谁说这不是编辑的功劳?想当年他深宵孤灯下佝偻的身影,不胜嘘嘘。
姚紫逝世至今40年,留下各类作品是后辈学者研究不尽的宝藏;尤其是小说,在题材选择与同时代作家不同,文字也比同辈作家新颖细腻优美且深入。小说文本提供的,不仅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要的是配合时代背景,有着历史背景的衬托,地理位置的展现及文字描写的功力等。研究姚紫作品,犹如进入宝山,满目光华灿烂,令人难以取舍。
这个毕生为自己热爱的文艺理想坚持,脾气古怪却又不在乎被误解的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抱着无奈凄酸的心情,写下对自己对人世的感慨怨怼。他还有未了的心愿,还有满腔对未来文艺的计划,还思写作。
姚紫的小说多以抗战时期的中国与东南亚为时代背景,以和平后的新加坡为蓝图。姚紫在中国度过八年抗战,让他有着切肤之痛,对于日本的侵略深表痛恨,反映在小说里是浓浓的反战味道。他在日本投降后到新加坡,新加坡从战后到独立经过不少风雨,尤其是殖民统治者的嘴脸,在在让一些有识之士感受到激烈的冲击;那段时间也正值战后萧条百废待举,因此让他清楚看到一些小市民的生活面貌,所以描写小市民心态与嘴脸的小说,占了不少分量。
18岁创作《秀子姑娘》
姚紫1949年加入《南洋商报》,主编《家庭与妇女》版、《文艺行列》月刊,同时也兼任《南方晚报》副刊《绿洲》编辑。1954年,姚紫离开《南洋商报》,创办出版社出版文艺刊物。1969年,姚紫加入《新明日报》,主编副刊《新风》直1977年。
姚紫在担任编辑期间,对后辈的栽培与提拔不容忽视。他不只给予机会,尽量发表初学者的文章,还尽心尽力介绍世界文学名著给他们,并且殷殷告诫,唯有多读,才能多写同时也才能写得更好;只以为自己有天分,不读别人的好文章是不行的。他任教师的时候,鼓励学生各买两本书,在班里设立小型图书馆,让同学们有较多的课外书可读。不过,所买的书得经过他点头,可见他对阅读的严肃与认真。他对阅读的执着与热爱,可从他常在书店里长时间站着看书得知。
一生为文艺而过
姚紫创作的旺盛期是在1950年代,写得勤也写得快,计有:5月份的《十三年》,6月份的《夜茫茫》,7月份的《毒与那个女人》,9月份的《被当酱料的男人》与11月份的《丽丽的秘密》等小说。这个时候的作品也最具特色。
姚紫来新加坡后,当过教员、海员、报章编辑、出版社负责人等,这些工作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但是,姚紫的小说题材,比同时期的作家如苗秀、赵戎等显得单薄狭窄。然而他“清新奔放”的笔触,加上下笔时的“轻挑慢磨”,让他的小说可读性高。另外,他的小说多属单线发展 ,人物不多,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却充满艺术张力。
凄凉明月,空照篙蓬。
据说,他对自己编的副刊非常认真,不仅在乎版面编排设计,甚至连一个错字都不容许。他曾为了文章中的一个错字,坚持要排字工人加班更改而有所冲突。
五十始知非,原思有所奋发,
我喜欢投稿《新风》版,因为排版整齐,版头清新可爱。我也在那里开始用“君盈绿”的笔名。可以说,君盈绿是在那里“红”起来的。是姚紫造就君盈绿?
本地已故老报人陈振夏形容姚紫的文字“写景如一泓沟水,有晶莹透彻之妙,写情虽然是缠绵悱恻,却有着好色不淫与怨诽不乱的含蓄功夫……在艺术家眼中是美的对象,在鉴赏家心目中是珍贵的宝物”,姚紫那些经过缜密深思后才“轻挑慢磨”下笔的文字,无论写景写情,无论是直接交际语或间接交际语,都有令人陶醉的如梦似幻美感。
后来听闻也有投稿给他的女孩说,姚紫要她们上他东陵福的家,帮他收拾屋子及整理书籍,我很担心被点名。不清楚他这样做对不对?后来想,像他这样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人,或许他是对的。他的藏书太多,屋子太乱,小女孩若有空,帮他收拾一下有何不可?而且,他对男生也没多大差别。
文学推手(九)
郑梦彪说,姚紫的成名作《秀子姑娘》作于18岁。如果姚紫生于1924年,那他1942年就创作《秀子姑娘》,1947年“过番”两年后——1949年才发表。《秀子姑娘》不仅让姚紫一炮而红,也奠定他在文坛的地位。这说明姚紫在年轻时就天分非凡,且非常努力。
姚紫一生都顶着编辑与作家的身份,除了是报章编辑,也写作,而且涉猎各种文体,包括小说、散文、散文诗、新旧体诗、杂文、评论等。他的作品包括:小说《秀子姑娘》《咖啡的诱惑》《乌拉山之夜》《马场女神》《窝浪拉里》等,历史小说《潜龙记》《西楚霸王》等,散文《九月的风》,杂文《杂文这支部队》《短长书》《黑夜行》,新诗《夜歌》,古诗《郑梦周诗词集》等。
小说以战后新加坡为蓝图
他的小说人物肖像总是脍炙人口;无论是《秀子姑娘》里,身负国仇情恨的日本军官秀子,或是《咖啡的诱惑》里,被凌辱的美丽女性吴娟娟,都是那么独立的个体,而且语言鲜活。
1982年2月18日,姚紫去世。临终前两天,想必预见今生已尽,他在病床上挣扎着,给自己写了一副挽联,充分道出他凄凉无奈的心境:
后来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小说《咖啡的诱惑》拍成电影;也从他赠送的书里读到他横溢的才华,虽然个人对他的感觉依然。也听说他的怪,但他就是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努力创作,栽培后进,似乎就是他全部的努力。
1981年,姚紫知悉自己患上绝症,然而仍然抱着乐观的战斗精神,积极地面对生活,策划未来的文艺工作;病重时还对几名知交说:“等我病好,我们再来打拼一番。”一直到深知自己已药石网效,终于留下遗言,慷慨地要求好友们帮他把自己的房子、股票等变卖,成立“姚紫文艺基金”,以帮助华文作家出版个人作品。
在文教、海员工作之余,他更大的成就是写作,由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加上对文艺不离不弃。他的创作体裁多变,题材广泛;不仅小说写得好,新旧体诗、散文,甚至杂文都出色。他因为工作的关系,栽培、提携很多后进,他的一生,可说都为文艺而过。
一个个子小,瘦干,何时何地总烟不离手,叫不认识他的人反感,知道他的人无奈的人,竟然至死不忘为终身热爱的文艺做出贡献,这相信是绝无仅有的,也永远留存在人们记忆中。
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华文报一直为文学主要的推手,新加坡的华文报文艺版主编亦扮演同样的角色。《文艺城》以不同的形式,不定期介绍这些幕后英雄。
为写论文,我于2004年到安海做田野调查,寻访他的弟弟郑梦彪。我们在一家温馨的小餐馆聚首,郑梦彪点菜点了一道猪脚罐头炒米粉,说是他哥哥喜欢吃的。
来新加坡后,姚紫先担任学校教员(晋江小学与道南小学),但是时间不长。后来在报馆从事编辑工作,不久自资开创出版社(天马图书公司),出版数种报刊书籍。他也曾一度为生活当过海员。
风雨偏来恶,无奈落花狂飞,
——————————
姚紫不仅努力,对己对人要求都很高。他克己,所以作品源源不绝;他克人,栽培许多文坛新兵,这些新兵后来都各有所成。姚紫热爱文艺,全情投入。因为他的热爱、激情,因此得以在有限的岁月里,写下无数隽永屹立文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