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自然中的颜色不能符合他心中美的要求,他就在画室里调配出理想的色彩,每一寸颜色都构思经营。《记得花红》(2022)的麦里芝蓄水池丛林可以是鲜黄色的,穿插他处的枝丫上有点睛的小红花,水天相连。黄树良引用台湾作家李敖的名言“唯有不等花谢,才能记得花红”之说,丛林的存在不能强过翩翩起舞的红花。这是画家寄寓的人生“心景”。
至于静物画,黄树良最爱画鸟笼与鸟杯,并以水果点缀,收藏了二三十只中国和印尼的鸟笼。他非常喜欢鸟笼规律性的直线和横线的造型,充满东方的娴静和优雅的氛围,这是西方静物画看不到的题材。
《岁月静好》(2021)以怪异造型的树为主体,远景为东海岸风帆,黄树良思考:若加入阴天的日出,是为画面加分或减分?最终他加了,说:“即使效果是减分,也心甘情愿,因为这是新的想法与尝试。即使是失败,也是有价值的失败。”
画面的简化、概括与凝聚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他说,随着写生经验增加,也融入美的元素,画家的介入更多。他把肯特岗的高树和东海岸的海景组合成《登高望远》(2022),“画面既有取景,也充满想象与回忆,是全方位的综合,有意识也无意识地完成”。其风景画虽取材本土,但其实是看不到这样的风景的。
黄树良赢得大华银行最佳画作奖、巴黎Salon 85银奖,获奖学金到悉尼研究美术,1986年起全职作画,也教点油画。
展览有一幅作于1992年的小画《风景之一》属于写生之作,描绘草地上斑驳的叶子。黄树良受访时说,后期风景画是在蓄水池、树林里写生后,回到画室反复修改,使画面的组合更美好,色彩更具个人特色。
展览从8月22日至9月3日星期一至五上午10时至晚上7时,星期六上午11时至傍晚6时,在“谁先觉”画廊(50 Cuscaden Rd #01-01 S 249724)展出。
黄树良风景画看似水墨画,风格简化的轮廓与构图造型,色块犹如墨染,线条洒脱,画面留白,取材并重组本土风景的片断以营造他心目中的桃花源和东方美学的意境。
竿秤与公鸡碗带出祖辈下南洋的足迹。酒瓮中的瓶叶与烧饼香气不散,是寻常生活的永恒日常。静物画背景可以是抢眼的绿色,也可以是充当画布或墙纸的花卉图案,比起过往,画面更结实,色彩更协调。
富有空灵的东方意境
色彩更具个人特色
本地油画家黄树良(64岁)以鸟笼为主的静物画成名,但在本次画展“我的桃花源”,风景画第一次大规模展出,共有18幅。之前他零星地画风景画,直到2009年才将它提升到确定的水平,厚积薄发,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
《天上人间》(2022)结合杜佛路草坪与麦里芝蓄水池景色,设色为冷酷的灰蓝色。从《春水绿如蓝》(2021)中,笔者认出是从拉柏多公园看出去的圣淘沙岛,散步时见到的船只都出去了,徒留一水的幽静,纹风不动,如梦似幻。《净空》(2021)通过不规则的抽象形状来暗示丛林的生机,可以是光线、叶子或植被。
油画一般予人厚重感,但黄树良油画笔触流畅轻盈,富有空灵的东方意境。取景中国贵州瀑布的《川流不息》(2022)最有水墨味,没有岩石的墨色,就烘托不出水流的白花。这位画家说,人生开心或不开心就如浪花,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