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总监傅超贤《电台与电视台》;
主张文艺创作需思想自由
1971年,他应林怀璧博士和黄金顺博士邀请,在星大校外进修系主持12讲的“新闻学概论”,历时六年。因为反应很好,后来又邀请更多新闻专才,开办多两次课程,参与讲课的都是新闻界一时之选,计有:
遗憾无法出版新闻学专书
●南洋商报总经理黄锦西《报纸发行泛谈》;
1979年,《新明日报》全面改组,基于报纸风格与销路不协调的原因,《青园》终于停刊,林福利卸下文艺版编辑任务,继续担任编辑主任。如今回顾过去,对《青园》的十年耕耘,他存有不舍,但真正让他深存遗憾的却是来自新闻。
《青园》自此在新加坡文坛,与其他报章文艺副刊一起负起带动本地文学的使命。
根据林福利提供的资料,《青园》版的作者以青年居多,年龄介于20至25岁之间,很多后来都成了新马两地的作家。此外,成名的写作人也不少,他凭记忆说出一些作者的名字,包括梁园、梦平、何盈、南子、潘正镭、吴俊刚、林子夜、易非、慧适、谢进保、言西早、林辉、莫河、寒川、音涛、林琼、符气南、烈浦、巫汉明、陈彦、黄汉雄、木子、曾采、谢清、初声、流川、贺天等。由于新马两地青年的热心投稿,其中有很多还是南大文史系的学生,他们支撑着《青园》的出版,维持着园地的水平和可读性。让林福利感到欣慰的是:“如今闲遐时还会想起吴俊刚、南子、潘正镭和梁园等人的手稿,字体端整,洒脱无比,如见其人。”有趣的是,他发现《青园》的作者几乎一面倒皆为男性,这是他至今都无法解释的现象。
●星洲日报总经理黄溢华《报纸的经营与推广》;
新闻编辑兼负责文艺副刊
谈到《青园》和现在文艺版的异同时,林福利说,因为客观条件限制,《青园》当年只能把重点放在文字上,在呈现效果上肯定不如现在的文艺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铅版印刷,由排字房检字排版,版面上无法有太大变化,制图也不容易,不像现在电脑排版更重视版面设计,不仅图片清晰美观,也更能突出主编想要达致的风格。
一个星期后,《青园》继续跟进,整版刊登了贺西宁撰写的《读我们对文艺界的感言》。单从文章所列副题,如《文艺作家的苦闷》《作家的声望日降》《文艺应走那条路》《谁应去扶植文艺》看来,当时文坛和文艺创作确实面对艰苦坚持的困境,却也存在着参与者的热烈期盼,像如何掀起文艺创作热潮,如何提高作家的声望和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等,都是一些朝向新方向、新希望的积极想法。和目前的情况相比,1970年代的文艺状况,或许也有借镜和深思的价值。
●朱时生律师《报纸与法律》;
分手时,他一再感激还有人记得他和《青园》的过去,也不停致歉手头资料不多,凭记忆只能贡献这么多。无论如何,资料再少,记忆再模糊,也都必须尽快记录下来,因为时间很快就会吞噬一切。
作者以青年人居多
他指出,文艺创作还要发挥各民族文学特征,反映不同民俗、情感,相互撷取精华,丰富内涵。此外,他强调爱国意识与情操,他说:“文艺作品除抒情写景,还必需有积极的鼓舞作用,将人类的意识、情感带领到更高境界。”
●泛亚社社长陈加昌《谈通讯社》;
他说,很多文稿开始写得很好,过后大失水准,最后只好割爱。当年都是手写稿,字迹潦草的例子很多,单在读懂这些稿件就花去很多时间,这也直接影响作品的见报机会。对年轻的《青园》作者来说,作品见报就是一种莫大鼓励,有了这种鼓舞,和文字结缘,再继续努力不懈创作,最后一定会有成果。《青园》的作者中,有很多后来都成了作家、编辑、记者,甚至政论员。
谈到《青园》在新华文坛扮演的角色时,他语气谦虚地表示,《青园》只是为热爱写作的文友提供多一个发表作品的园地,作为一名园丁,他的责任是看守每棵文艺幼苗能够茁壮成长,并及时和公平地给予充分的滋养,谈不上贡献或扮演特殊角色。只要看见大家能在不分门派的园地里继续创作,继续百花齐放就已是一件令他开心的事。
44年后,终于能够见到81岁高龄的林福利,他声音洪亮,脚步稳健,思路与记忆依然十分清晰。与他一席谈后写下本文,有趣的是,这是投稿的写作者和文艺版主编面对面的一次回忆与交流。全文根据受访者的转述、收藏的资料与照片,构建一位文学推手的过去,他的贡献和努力。文章重点还包括梳理林福利与《青园》的关系,他的编辑主张,《青园》如何带动1970年代的文艺创作氛围等课题。
《青园》还在1971年5月刊载“研讨报纸未来的内容趋势”专题,虽然内容所谈并非纯文学话题,但却是借《青园》版位之便,集中收录参与星大校外进修系开办“新闻学概论”课程学生的文章,林福利当时是这课程的讲师。
高中时就以笔名林鹤李及林扬在本地报刊杂志撰写文章,主要是新闻及社会性质的系列杂文,如《真善美随笔》和《亚洲鳞爪》等。他也写过影评、独幕剧和娱乐动态。
●中央设计社高级经理曾昭谷《广告社与报纸》;
《青园》主编林福利和谢克一样,肩负推广文艺创作的使命,但如今能记得“林福利”三字的人不多,网络上也找不到太多资料。笔者在1974年3月开始大量投稿给《青园》,直至1978年8月停止供稿 (《青园》也在同年停刊),始终不知道主编是谁,也从未有过互动。这或许是主观意识觉得,文艺版主编高高在上,对文稿操有生杀大权,难以亲近之故吧。
●民报总编辑蔡振华《谈本地报章》;
林福利生于1941年,毕业于德新中学。1962年就读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同时也修读多门新闻课程。1966年他返新即加入由名报人彭松涛及蔡继锷合办的《石叻晚报》,该报创刊后数月停刊。1967年3月改而加入由本地商人梁庆经及香港明报社武侠小说名家金庸合办的《新明日报》,一开始就参与报纸创刊的编务,直至1998年离开,在报社工作了30年。2000年,他转到黄金顺博士创办的百汇科文工商语言学院及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在新分校澳亚学院,负责华文部的策划、推广及教务工作,2015年正式退休。
林福利收集全部讲稿,整理出十万字的文稿,准备出版单行本发行让学校作为参考教材,可惜计划最后搁置而作罢。如今每每思之,对无法及时在新闻教育事业做出一点成绩感到十分歉疚,他视此为事业上最大的遗憾。
十年后《新明日报》改组,《青园》停刊。十年《青园》培养一群年青作者,为新加坡文学日后的生力军。
除了出版经费,他认为也要搞好文学著作的发行工作,寻求机构赞助,以压低订价,提高版面与封面设计水平和印刷素质,这些都是必须的。
基于这样的认知,他在选稿时有着自己的尺度。他同意,每一位主编都有自己的主观标准,只因个人爱好和水平而不尽相同。当年,《青园》刊登的稿件主要是小说、散文和新诗。林福利对诗歌选稿的要求侧重“读来容易理解,词藻简练、优美,意境脱俗,能深入刻画某种情感、某个事件与境界即可”。 他回忆当年高中时喜欢读《南洋商报》《商余》版力匡的作品和陈龙玉的十四行诗,觉得这些抒情典雅、情感真挚、文字优美、蕴含有致的诗,可作为新诗创作的楷模。
作为“我们对文艺界的感言”特辑编者,林福利以《世界的灵魂之窗——文艺》为题,阐明他的三个希望:
●教育出版社总经理陈德复《杂志的出版与发行》。
平静生活中寻找一点江湖激情
散文方面,他还是强调不能离开现实生活的范畴。他说,两三年前拜读周维介一篇有关滑板车的文章,它通过优雅动人的文字,委婉而严正地呼吁必须严加管制或制止滑板车,避免酿成受伤和丧命事件一再发生。他觉得,这样的写法正合他的心意,如此使人印象深刻的散文,就是一篇很好的文艺作品。
《新明日报》1967年创刊,一年后为增添报纸的可读性,推出文艺副刊《青园》,主编为27岁的林福利。
林福利在《新明日报》主要负责新闻编辑工作,但在1968至1978年十年间,也兼负责文艺副刊《青园》版的编辑工作。《新明日报》当时是属于比较亲民和通俗的小型报章,增设《青园》和《儿童园地》等副刊起着一种平衡作用,也增加报纸的可读性。一般而言,报纸的重点还是以新闻为主,但大新闻和轰动世界的大事不是天天有,《新明日报》在创刊初期需要更多不同的内容吸引读者,例如轰动的社会新闻、马版、娱乐新闻和小说版,《青园》不仅充实版位,也增添报纸的文艺性。
一个文艺编辑的感慨
●新明日报总编辑钟文苓《电讯的编译》;
他一再强调,他为《青园》选稿时从不设限,也没有门户之见。
举办活动推出特辑
●星洲日报采访主任卢光池《新闻之采访》;
林福利印象中,《青园》曾举办过全国小说比赛,当时收到近200篇参赛作品,负责评选的有李辰冬博士和杨松年博士。令他意外的是,比赛的奖金并不丰厚,却能得到如此热烈的响应,可见1970年代文风之盛。同时,《青园》也举办过电影座谈会和文艺座谈会,邀请文友喝茶谈论文艺与电影课题。
一、希望文艺界实现大团结;
针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者出版著作的困难课题,林福利说,出版业当时甚为寂静,出书不容易,销路也不很好。想出版单行本的作者其实不少,却苦无经费,除非自掏腰包,否则很难遂愿。他凭记忆列出1968年至1980间出版过著作的作者有:彼岸、蔡欣、长河、蓉子、蓝玉、陈如信、曹毅、黄叔麟、柳北岸、林琼、牧羚奴、陈彦、崇汉、杜红、陈磐绪、寒川、韩山元、黄孟文和方修等。
2016年,林福利离开职场,结束30年的报业生涯。退休后的他生活规律,常作运动,和老朋友打打乒乓球,和老同事聚餐聊天;有时也去买菜,或在花园里与花草为伍。他正在重新阅读全套的金庸武侠小说,从平静的生活氛围中寻找一点江湖的激情。
●南洋商报采访主任冯伟英《新闻与写作》;
●南洋商报副总编辑吴绍葆《从民意到言论》;
对于小说,他认为故事须不落俗套,具有真实感,能反映民情和社会实况,若词汇丰富,表现变化多样更佳,至于技巧和布局倒是次要。《青园》当时收到的小说来稿各种题材都有,包括爱情、社会现象,甚至以绑票为题材的作品。他说,投稿《青园》写小说最多的是马来西亚的梁园和梦平,本地的则有林辉与谢进保。
从他提供的《青园》剪报中,还发现《青园》也办过专题特辑,如1971年11月20日的“我们对文艺界的感言”专题。供稿参与讨论的作者与作品有北蓝羚的《评一下我们的文坛》、黄叔麟的《马华文艺的前途是光明的》、谢进保的《文艺作家的慨叹》、锺瑜的《小说之我见》、梅旋的《舵手与文艺的棒子,牌理》,其他作者还有温任平、梦平、雨川和梁园等人。
1970年代,本地报章副刊的文艺版,除了大家熟悉的《学府春秋》《新年代》和《青年文艺》外,还有《新明日报》的《青园》。这个版位在文艺蓬勃的十年间(1968-1978),为当时的文学爱好者提供多一个发表园地,在新加坡的文坛有一定影响力。
谈到当前文艺版的前景,林福利觉得,培养更多本地写作人是一大挑战。虽然现在的华文写作者不少,但一些有关本土的题材,若由土生土长的本地作者来写,当能注入更多直接而真挚的情感体会,写来也更得心应手。他建议,文艺版甚至可以增设习作性栏目,邀请文坛老将主持,细心、努力和认真修改新人作品,并给予发表作为鼓励,肯定能培植一些新人。
林福利从新闻走入文艺,不能视为全然不同的工作,新闻报道或新闻特写也需要一定的文字和文学基础。以新闻的背景主编文学版位,他对“文艺”还是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在《青园》多次提及,文艺创作需要有思想上的自由,他说:“思想自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它不应受到任何权势的剥夺。在自由中,思想才能充分发挥,表现心灵深处的意识情感、憎恨与理想,暴露人生百态,歌颂磊落事迹。缺乏思想自由,等于抹杀文艺的存在和发挥。”
二、希望国家社会除了重视科学工业发展外,也应给予文艺同等的照顾;
他提到当年文艺版在报章的地位和处境,因无法直接刺激报纸销路,存在只是为提高报章品味。作为文艺版主编,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局限。还好《青园》来稿充足,选稿上没感受任何压力,没入选的作品,大都因为不正当的创作动机导致,譬如带有影射、漫骂的作品,都会被挡在门外,主编必须根据自己的认知,负起最后的把关任务。
三、希望文艺界能在自励和有关方面的扶植下重新掀起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