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实境综艺《黑白大厨》在亚洲大热,参赛者或技艺高超或各有故事,难得当中没有实境秀里惹人不快的“反派”或“丑角”,得以暂时逃离了网络时代恶意满满的现实世界,观看时格外轻松愉悦。

我其实受够了所谓的“消除文化”。除非是罪无可恕,否则大家不过是想看好戏听好歌吃好吃的,凭什么动辄让专业上无懈可击,但私领域有瑕疵的人永久在业界消失。

但节目播完之后,坊间果然陆续挖掘出厨师们阴暗面或出现负面评价,有被说是渣男的,有指欠债的,有谈节目被说成在蹭别人声量的。说穿了,不过是观众一厢情愿自行投入情感,为某些参赛厨师建构完美人设却终究残酷破灭。明知人无完人,大家何苦幻想别人是圣人。

听他忆旧时曾停工一年思考自己要继续用大明星拍卖座电影当技术型导演抑或是成为真正的导演,与韦家辉创立“银河映像”便是要提醒自己记得初衷,最重要做到原创,拍出属于自己风格电影。

充斥情绪性偏见

这个世道,公众人物难为,是非也难断。事件和言论动辄被放大,可能不过是一两个人的投诉留言或是极少数人的观点,便在网上急速发酵,网红推波助澜,媒体持续炒作,人类容易产生羊群心理,抱团取暖抱得越紧观点越激进,开始在网上公审疾呼共同抵制。

受够“消除文化”

这几周看香港电影人近乎哀求港人进戏院看《焚城》也唏嘘。老中青偶像加演技派齐集,砸钱拍出大制作应有的水准,姿态还得放得如此低。电影拍得不好吗?并不是。而是与电影无关的情绪性偏见作祟。网络上充斥着未看先毒舌的酸言酸语,着实烦人。虽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却也无须盲目憎恨伺机宣泄恶意。大家不都要求人人做好人吗?但这世界怎地善意越来越稀少……

大时代,忠于自己,太难。活在现今剧本必须被审查的体制内,杜Sir初心不变,怎可能尽兴快乐创作?无怪乎他这几年总觉得没灵感已拍不下去。电影是创作,而创作需要自由。拍过《枪火》《暗花》《放·逐》等创意飞扬的“银河”,辉煌盛世难再现,自不免让爱港片的人心疼感伤。

近期看杜琪峰接受BBC专访以及他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与日本导演入江悠的对谈,感受到69岁的电影大师对电影、对世界仍然充满理想与热忱,也很受撼动。

不过《黑白大厨》粉仍可庆幸身上满满“美谈”的亚军爱德华李,至今还形象完好。过往任何竞赛谁会记得第二名,偏偏这回最多人爱的是这位温暖谦和的亚军大叔。看节目,确实很难不被爱德华李展现的惊人耐力与创意所打动。据说疫情期间协助陷入困境的餐饮业员工,也曾参与社区女性厨师的受训辅导,他的非营利餐厅Shia刚在华盛顿开业,致力于推动永续经营。网上看关于他的纪录片,多年来言行一致,对料理的绝对热情与纯粹的爱,骗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