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点中死穴。最初他假装听不见,几分钟不知所措后,他伸手自桌子上拿本圣经念了一大段——算是回答问题。对话录结局令人莞尔。
阅读对话录,才惊觉克伦佩勒原来也是作曲家。老克交响曲和歌剧都创作,惜作品未被重视。有趣的是,正与他的恩人马勒相反:世人只重视其指挥,却不在乎音乐作品。
数当时的指挥家,他最佩服的还是马勒(马勒是大作曲家,其指挥名气被作曲淹没了)。“如果说托斯卡尼尼是当代最伟大的指挥家,那么马勒比他伟大一百倍以上。”克伦佩勒说。考虑到马勒亦作曲亦指挥,更加不用说了。可惜马勒1911年即已离世,赶不上如火如荼的录音时代。否则,若能欣赏马氏指挥自己的交响曲,该是怎样的享受。
克伦佩勒年轻时虽已成名,但非大红大紫。他前半生颠沛流离,从德国、捷克到美国西岸指挥洛杉矶交响乐团,事业始终不稳定。至1954年EMI唱片公司艺术总监兼英国爱乐交响乐团创立者Walter Legge劝他留在英国指挥乐团,1959年甚至给了他终生指挥合约,生活才告稳定。后来乐团更名为新爱乐交响乐团。1972年87岁时他宣布退休,但留任乐团主席一职。
上世纪指挥大师奥托·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在与英国乐评家Peter Heyworth对话中,几乎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许多同时代作曲家或指挥家的褒贬也毫不忌讳。
这位指挥大师毕生命途多舛。自年轻时便常因忧郁症而入住疗养院。早年担任柏林歌剧院指挥,由于自身犹太血统,遭上台的希特勒迫害而流亡。1939年患脑肿瘤,动了手术半身瘫痪,只得暂停指挥。1951年因蒙特利尔机场飞机失事导致右腿骨折,四年后虽康复,却须坐轮椅指挥。1958年住家火灾他三级灼伤,差点儿丢了命。
谈起和他同辈的指挥家,他特别赞赏尼基许(Nikisch Artúr)、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等大师。在其眼中,尼基许是真正大师(virtuoso)。对富特文格勒亦赞不绝口:特别是那“不太多也不太少的”弹性速度。但他认为富特文格勒指挥乐队很优秀,却不是好的歌剧指挥家。对托斯卡尼尼的评价——“了不起的指挥家,记忆力超强。他懂得自己要什么,并懂得如何做到。”算是“后辈”的卡拉扬呢?“绝对是个天才,他能指挥。”克伦佩勒说:“但我不明白他为何那么在乎掌声。”克伦佩勒当然不明白这世界上有些人是靠掌声才能活下去的。
克伦佩勒对某些事物有点忌讳。如怕见黑狗,也不喜欢别人提起他不幸的事。可对话者却偏偏问了:“您认为大天才与大灾难是否有关联?”
但他在逆境中始终屹立不倒——终于屹立成一位旷世指挥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