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品格的艺人
我觉得,真正决定个人最佳标准的是一个人的修养,由内而散发出来的一种魅力。近年来目睹许多艺人,无论是在知名度、财富或地位上都可说是达到了一定的成就。在许多人眼中,他们的颜值与魅力都是他人梦寐以求的。然而,有好一些很多时候都会盲目地沉浸在自我感觉的世界里,把周围的工作人员当成可以随意呼唤,无须给予尊重的对象。这些艺人很多除了对娱乐圈的最新八卦了如指掌之外,其实对现实世界的常识还真的知道得不多。什么都有,唯独少了素质,缺了品格。
成年人在大型会议、表演场地或电影院不关手机,任由手机铃声响。有些甚至在场地内用手机大声高谈阔论。
现代社会网上各种社交媒体所提倡的,都是以颜值、拥有的金钱与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最佳标准,导致很多对自己长相不满的人去整容,以让自己更好看些、更有魅力些。也有很多人会花大量心思去购买华丽的服装,或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在物质方面的拥有,以便在社交媒体上展现自己的成就。
相信大家都遇过这样的情景:小孩子在大庭广众下无视他人存在,情绪失控大声喧哗,甚至破坏公物大呼小叫。
对小孩,我们通常会称赞说“有家教”,或是批评“没家教”。但语内重点不在于小孩,而是质问父母是否有尽他们应有的教育责任。因为小孩还未成年,是好或坏都应该由父母承担责任;所以当我们批评孩子们是否有家教时,讲的其实是父母。他们的行为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间接影响下一代的人格模式。孩子的“家教”,就是孩子身边成人的“修养”的一面镜子。长大之后的所作所为,已不再能以家里没教为借口,因为我们个人的成长道路,最终还是得靠自己去鞭策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正如我之前说的,修养是一面镜子,可反映出人格的高下。有修养的人必然有内涵,有风度,有气质。平凡之人依然可以拥有高尚的节操与严谨的行为,与知识、金钱、地位无关。不管过去家教好不好,自己在生活中不足的,还是得靠自己去学习、修正与提升。沒有好好去认知察觉,自我要求地提升改善,那就是自己的问题。正如中国诗人吴桂君在《喜欢一个人》中说道:“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还真的是一针见血。与他人相交,唯有好的素质修养,才是我们人格魅力的折射点。
成为有修养的人
更有些人对身份比自己卑微的工作人员处处刁难,或以跋扈的态度对待他们。目睹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都会说这些人缺少了“家教”或“修养” 。两个名词虽然简单,但却包含了非常深的道理。
不理他人、不排队、任意插队的人,当周边人提醒时,横行霸道地叫他人“Mind your own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