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想象,必有奇迹
回到我16岁时,在立德中学就读中四,准备迎接会考的那一年。当时我对学习毫无兴趣,自认领悟力不如人,努力程度也远不及别人,成绩大致都在红字边缘,要么是C,要么是D。我很希望能考好成绩,让家人为我骄傲,成为别人口中的“别人家优秀的孩子”,但始终抵不过自己有勇无谋,有心无力的现实。
这或许就是吸引力法则的原型。人在彻底饥饿中,会自我寻找解决方式,在逆境中破釜沉舟,义无反顾地达到目标。然而,前提是你对结果有多么渴望,你够饥饿吗?
回家后,我陷入沉思。死马当活马医,不如相信自己一次吧!那天开始,我开始规划课程表,对自己非常严格,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下课后,把自己关进房间里读书,不允许有多过30分钟的休息时间,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录下来,晚上睡觉前再播放来听,直到入眠。我甚至在床边的白墙上写下科学和数学方程式,方便在睡觉前再次温习。感到疲惫时,我会播放校长激励大家的那番话,闭上双眼,不停地想象会考成绩放榜时被校长点名,感受同学们为我送上的掌声,然后继续冲刺!日复一日,直到会考完毕,我都处于这种“走火入魔”的状态。
或许你和我当初一样,认为这些都是废话连篇。然而,当我读完后,将书中描述的成功秘诀与我的童年经历对比,突然茅塞顿开,领悟到其中真理。原来,我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使用过“吸引力法则”,使用的方式与书中描述的几乎一模一样。难道书里说的都是真的?
中四那年“走火入魔”
从那时起,我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潜藏着这样的力量,只待觉醒。用饥饿的心,引来属于你的成功,让生命绽放出绚烂的奇迹!
果不其然,在会考成绩放榜时,校长真的点了我的名字,我做到了,考5个A,我站了起来,第一次听到属于自己的掌声,熟悉又陌生,全身起了鸡皮疙瘩。一切都如同我脑海中彩排过的场景一模一样。那一刻,我瞬间明白,只有你敢去想象,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吸引力法则》作者传达的信息很简单:若你要成功或想得到某些事物,就必须坚信自己已经得到了,活在那个意念的维度里。他称之为“吸引力法则”,用来控制和呼唤宇宙,让它给你所要求的,很快地,宇宙就会奉上自己所期望的。这听起来或许有些神秘,书中却用科学角度解释了这一切的因果关系。
很多年前,我和一位朋友谈论彼此的奋斗史时,她介绍了这本书——《吸引力法则》。她说这是一本成功的“秘籍”,若想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必须将这本书倒背如流。据她所言,书中记载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成功秘诀,我平时不爱阅读书本,一听到要读书,就十分抗拒,然而,因为对成功的渴望,我还是踏进了一家陌生的书店,装着一脸文青样,毅然买下了这本书。
有一天,学校召唤中四学生到礼堂观看学长们拿会考成绩。我们站在礼堂二楼,看着校长开始点名成绩优异的学长们站起来,得到众人掌声的画面。我被喜悦的氛围感染,泪流满面,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我拿起手中的录音机,录下那些掌声。我告诉自己“太迟了”,要在一年内从谷底飞上枝头,几乎是奇迹,但在我打算放弃的时候,校长说:“看看他们,你要相信你自己,你可以的!”这句令我铭记至今的话恰好被我的录音机给录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