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制作团队还分享台北市区的房价跟本地私人公寓差不多,但是当地人的平均薪资却远远不及新加坡,很多年轻人没有能力在台北购房,因为扣掉基本开销后的存款确实不多。恶性循环之下,许多年轻人抱着“活在当下”的心态过日子,来自中南部的年轻人北漂后只能租屋,早期租金还算便宜,1000多新元能租到不错的单位,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相同的价格现在在台北只租到一房一厅的小单位。

我小时候来新加坡念书时住在寄宿家庭,读大学在宿舍住了3年,当时的双人房一个月包水电加上网络约200多新元,毕业后当了好几年的租屋族,刚开始租整间公寓,3个房间的单位约1000多新元,但是这种价格现在只能租到一间主人房。大学刚毕业时还没有买房的念头,后来才发现那个时期其实是投资房产的最佳时机。

租房的坏处就是每次租约一到,租金就会随着增加,为了维持预算,每两年就得搬家,开始让我萌生买房的念头。工作几年后,我发现当时有一个新的移民购屋政策,就是35岁以下的新移民能够在公开市场购买转售组屋,我终于在多年后有了一个落脚处。由于只能在公开市场买房,价格比预售组屋高,我的太太因此常笑我是不是后悔没早点娶她,不然我那个时候也可以申请预售组屋了。

新加坡的组屋有点类似台湾的国民住宅,但当地由于土地征收困难,加上建设速度缓慢,国宅几经转手逐渐纳入私人住宅市场,价格变得昂贵,许多中低收入者都买不起,近期在台湾的出租式国宅,多半租给低收入户的老年人。相比之下,只要登记结婚的国人都有机会以优惠价格买房,所以超过八成的新加坡居民都可以住在组屋,确实让外地人羡慕。

最近新的台湾网络旅游节目《下一站幸会》来本地拍摄,我受邀参与,带主持人参观本地的电台、电视台,他们这次重点介绍本地组屋,刚开始我还纳闷组屋有什么好介绍的,后来发现在外地人眼中“新加坡组屋”确实是很特别的存在。

我买房时因为还是单身,所以没办法申请预售组屋,不过当时还陷入另一个纠结,那就是该买转售组屋还是私人公寓?因为同样的预算,私人公寓只买得到一房一厅,却可以买到五房式组屋,考量到居住的舒适度,最后还是购买转售组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当初买房的决定过于仓促,买房是人生的重大决定,除了预算,未来的规划也是要列入考量的范围。

预售组屋是最好选项

错失买房的最佳时机

外地的朋友觉得新加坡的社会新鲜人非常幸福,婚前大多数可以跟父母同住,所以没有房租的压力,婚后透过政府协助可以申请预售租屋,在住宿方面可以说是没有太多的烦恼。

每次跟朋友讨论房地产相关话题时,结论是如果能够申请预售组屋,是初期置产的最好选项。但是预售组屋有一个硬伤,就是等待的周期大约在5到7年之间,晚婚者估计没有办法等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