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传女的炒粿条加味
曾经为一名小贩老伯的话而感动不已,他是在麦士威熟食中心里卖咸煎饼的可敬老人,摊位售卖好吃又便宜的道地小食,特色是顾客须排队下手油炸自己要的数量。老伯的摊位因为食物好,价格出奇低廉,还有顾客的自制参与,远近闻名。
这阵子大家因小贩中心食物饮料的价格调涨,甚至是“缺鸡”问题议论纷纷。这个长久以来解决三餐的生活园地有任何变化,都深刻影响着草根的你和我。小贩中心是我们日常的生命动力填补站,为不知终点的忙碌奔波加油,实在地日夜给力。如果你在岛国生活够久,小贩中心是融入日子里熟悉的走道气场,一抹长情风味。
曾经带爱吃面的吴佳明到那儿一起回味校园美好时光,也曾看过孙燕姿到场打包。那些年每当从香港回国就想吃鱼丸面的黎明姐,最难忘我们曾多次在这个小角落的清晨时光里,吃着面一解乡愁,寻回过往,聊天谈歌,直到日升正午。
不久前,某熟食中心由老爸创立的著名咖喱角老摊位,因为手足不和变成分家经营,隔着一个摊位各争死活,将兄弟阋墙大戏搬上报章,成为城中热议。
疫情期间,有一天我到档口前,儿子告诉我母亲早上在煮面时晕倒了,好像是中风,几个月后再回去,档口已经顶让出去……我与这档最爱鱼丸面的情缘从此成为过往,嘴里思忆着那味道,心里想起远去的故人,岁月中的某一段真切章页被无奈地撕走了。
河水山熟食中心不只有缅怀神伤,不远处另一个炒粿条摊位继续燃延亲情之火。这摊位约早上10点开档,某天我8点多路过,里头埋头工作的不是平时的四十余岁女摊主,而是一名高瘦老叔。直觉他是女摊主的父亲,开口问:“请问女头手是你女儿吗?我喜欢你们家的炒粿条,很好吃。”老叔欣慰地笑说:“以前我在大世界附近卖炒粿条,几十年了,现在老了,女儿肯接手学,我乐得有人接班。”他有些得意地补充:“她炒得不错啦!有我七八成的功力。”
我笑问今天是否有可能吃到十成功力的原版美味呢?老叔大笑强调自己早已收山,现在每天提早到档口,为女儿烹炸猪油渣和准备豆芽,让她可以轻松开档。那天以后,当这档父传女的炒粿条再入口,自然多了份情味,增添好吃浓度。
陪颜黎明吃鱼丸面解乡愁
多年前,他受访时用福建话淡淡地说:“我要让人人都吃得起我卖的东西。”当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打从心里肃然起敬。这样的小人物大情怀,让人无比怀念,也使现今的我无限感慨。
十多年前,由于办公室在东部芽笼,常从西部住家路经自小成长的南部,在途中找寻味蕾享受填饱肚子,河水山熟食中心是重要一站,其中一档从前在哥文园的母子档潮州鱼丸面是我的最爱。80岁开外的母亲负责早晨时段的烹煮,儿子则在中午人潮多时换岗取代,让母亲休息。他们家的调味,自制鱼丸鱼饼和辣椒都是我最钟爱的校园食堂古早味,每回光顾,我总是吃得满头大汗的满足口爽。
我吃过这家的咖喱角,的确美味可口,不禁心想再尝时,是否会因臆想人心而让味蕾生变?
从杂乱无章的街边小贩到规划工整的小贩中心,再到晋升版的食阁与咖啡店,我们这代人在这些地方吃着饭菜面粥长大。大部分国人都有在外用餐的习惯,价实味美的各种新加坡食物与我们如此唇齿贴近,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