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还可看到手挽式的迷你音响——稍为察验,已经没有盒式录音带的部分了。可能再过了些时候,这圆墩墩连着小喇叭音箱的玩具,随时销声匿迹。遥想当年……这词用得频繁,其实到底也不算太久——70年代中叶,家父汽车音响,就有卡式音带装备,且是大带,体积比一般录音带大;车内飘散的是《金玉良缘红楼梦》电影原声带,刘韵娇滴滴的歌音,和当时流行的风尚不大协调:更早之前的姚苏蓉派,属于很大的震撼。我坐在客厅,午后的风忽然吹得莫名,走廊穿堂吊挂的衣裳骚动不已,女人唱得如泣如诉:你,你没有一点良心,没有一点真情意。余震余波,多年后依然荡漾,找到原曲,歌名《一寸相思一寸泪》,一曲既罢,绝对有情感动天、泪催万叶之势,一女之歌腔近乎长风浩然,从此流行曲换了面貌。汽车里另一把歌声,轻灵得不可思议:金盏花开了,凤凰木红了……那时空气里走马灯似的文艺片,主题曲插曲,和租书摊上小说封面互相辉映,风中长发飞扬,眼神若有所思——这段时空很快被冻结,被抛掷。切入的还是录音带的时光,一个平躺式长扁盒子,声量不大,大概用以录音的,拿来听流行歌曲,一样能让人起共鸣,歌者所唱,牵动我们的呼吸,然后烙印其中,活得够久之后,变得自己体内的一部分。
还有白驹荣的《男烧衣,客途秋恨》,是去店里录制的——只是这顾客选录,多半是近期热门歌曲集中一起录在一盘带子。仿佛版权意识停留在模糊地带:以前随时可找到空录音带摆卖。听广东南音只怕很少,是看了旧掌故杂志?还是读了李碧华专栏的影响?老唱片行总有这种七十八转黑胶,可是连五六十年代大锣大鼓响彻云霄的粤剧,转瞬即变成小众艺术,何况更早的南音?然而拥抱冷门,确是某种姿势,一弯眉月,清冷微光,半掩扉门,独自倾听,越少人知道越好。而默默无言的录音带们,穿过了重门叠户的时间关卡,延长居留,其中有否啼笑荣辱,也不为人知。至于暗藏的歌音乐声,到底是属于微带凄艳的风流情境了。
几经年月,盒式录音带的风潮竟然回来了——始料未及:如今网上二手对象页面出现销售,要价高昂。当初不就是浪淘沙下的废品?辗转之间,原来成了怀旧感的象征。90年代初,CD光盘等于新贵上宾,录音带依然存在,整齐而缄默地斜倚在架子上,隐隐有一种不知风雨来袭的仪式感觉,只要数年光景,也便弃置于阴暗的角落。仿佛要颇恋旧的才保留了盒式录音带——搬迁无数次,不舍不弃,纸盒内设备着:《90分钟叶枫金曲》、邓丽君《淡淡幽情》——心内不胜感慨,封面歌后侧面凝眸沉思,手扶胳膊,那是1983年,宣传单里注明提供服装和饰品的,都在新加坡。十二阙宋词谱曲,听得天风月色卷花影,歌音尽处如丝如缕,恋欢离恨,洗涤得唯余悠悠情味,把当年少年的我笼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