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言

在对抗冠状病毒疫情的反反复复中,转眼到了国大教学的期末。开学时欣喜地在课堂相见,病例突增后人人自危转为网课,渐渐接受每日超过3000病例的新常态,泰然处之转回线下课,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中努力记住口罩后学生的样貌,就这样进入最后一堂有关亚洲乡村更新的讨论。

在乡村已是过去式的狮城,乡村更新是冷门话题,是缺乏场景的抽象议题。疫情暴发前,带领学生前往中国闽南侨乡考察是课程的重要环节,亲眼见证乡村问题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今只能端坐课堂中,还真有点伤神,思来想去有必要找些视频来辅助教学,然而在人人都是剪辑手的年代,要找到有关亚洲乡村问题的、有英文解说的、符合教学需要的视频并不容易。

片中提到曾有乡民想要立电线杆引电引水,遭到社群的激烈反对,将土地卖给开发商无疑是来钱最快的方式,然而,失去稻田的池上将不再是池上。稻农坦诚说,池上的土地不是这一代人的,是从祖辈继承下来,也要传给后世子孙,土地是池上人生存的根本。乡村振兴往往被曲解为乡村旅游,若是为了旅游开发牺牲世代相传的产业,终将失去乡村的本质,失去灵魂的乡村不过是另一处可以任意复制的人造景观。

onlabospore@gmail.com

池上的澄澈清明让人放慢脚步,池上的田园乡情收获蒋勋的心,写下温暖的《池上日记》。池上农家并不富有,耕种并不轻松,然而,他们骄傲地说,在这里吃得健康,住得健康,日子过得健康。这就是生活。

将近60分钟的片子记录了池上农家新年伊始便忙碌着的田间生活,镜头里稻田的生命,秧苗一点点长成,慢慢抽穗结谷,耕种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农家对于土地的深情缓缓铺陈在眼前。然而,若生活难以维系,深情便只是纸上写着的两个字。在乡贤的带领下,推动有机和自然耕种,打造池上米品牌,以稻米品质决定收购价格,种出优质米成为池上农家的信念。在乡公所的努力下,2014年池上稻田被列为文化景观,政府经费投入到稻米品质监控中,共同守护这片土地。

愁眉不展时灵光一闪,想起两年前因协助台湾公共电视台在新加坡拍摄,获赠一套题为《农村的远见》的纪录片,这部由刘嵩导演,林盛丰总策划的10集纪录片,记录了台湾、日本、印度尼西亚、德国、荷兰、美国等地的乡村发展,获得第54届金钟奖非戏剧类节目导演奖。翻出这套装帧精美的DVD,在YouTube搜索了一下,发现年初台视已经将此片完整上载,观看之后赞不绝口,课题理念相近,影像制作精良,配有中英文字幕,真像是为这门课量身定做的。

特地选了介绍台湾台东池上乡的那一集——“永恒的米乡”。去过台湾很多次,到访过台东花莲,还没机会去池上,但池上是心心念念一定要去的地方,池上的山、池上的田、池上的米、池上的艺术祭,金黄稻浪中云门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