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90年代台湾电影产业的资金由于本土电影卖座不佳,纷纷转而投资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的产量从1989年的101部,跌至1994年的28部。然后在不到十年之间再跌到15部(2003年)。还好台湾电影工业在2004年开始从谷底回升。2008年五年级生的魏德圣就以《海角七号》宣示台湾电影又站起来了。
我所认识的台湾人习惯和台湾人说民国,和外国人讲公元,就如身份证上的生日写的是民国,护照上打的是公元。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开始将民国纪年的第一个数字作为年级来统称那个十年内所出生的台湾人。
台湾五年级生指的是1961(民国50)年至1970(民国59)年出生的台湾人。中华民国是在1912年1月1日成立的,因此1912年是民国元年。以此类推,公元多少年减去1911,就是民国多少年。1949年中国国民党把这个纪年方式带到台湾后沿用至今。
台湾约有340万人属于五年级生。这个世代的共通点是童年和少年在两蒋的威权体制下成长。在80年代当他们读大学或初入社会时则见证威权体制的瓦解,民主社会的建立和上上下下都唱着《明天会更好》的时代。
第九届新加坡华语电影节推出了“导演第一次:台湾五年级”的单元,聚焦三位台湾五年级生导演陈玉勋、萧雅全和姜秀琼在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末所推出的第一部电影。并安排一场在线座谈会,讨论他们所经历的时代和第一部电影作品。
陈玉勋、萧雅全和姜秀琼导演分别在1994、2000和2010年推出他们的第一部作品。他们当时面对了哪些挑战和台湾电影如何从谷底走出来?有兴趣不妨5月9日3点30分出席电影节在线座谈会(scff.sg/panel-discussion-generation-1960s/)听听他们怎么说?
五年级生的导演们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推出他们的第一部电影。在经过十几年的经营,五年级导演已经成为台湾电影的主力。2019和2020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阳光普照》和《消失的情人节》的导演钟孟宏和陈玉勋都是五年级生。其他重要的导演除了之前提的魏德圣,还有张作骥、杨力州、萧雅全、姜秀琼和苏照彬等。
台湾五年级的电影人大都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上半进入影视产业。1982至1987年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给台湾电影产业带来巨大改变的几年。“台湾新电影”的重要导演和推手大多是三、四年级生。在新电影运动之后,他们在台湾电影产业依然是巨大的存在。此时初出茅庐的五年级生自然受到他们的熏陶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