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停办一年的本地年度娱乐盛事《红星大奖》18日复办。“星光大道”红毯走秀和颁奖典礼首次在樟宜机场举行,所有过程通过线上直播。

谷歌和面簿等社交媒体的崛起,加上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线上消费新闻或娱乐内容,导致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逐年下跌,严重挑战以广告为主要收入的经营模式。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本地媒体业的转型,电视业被迫改变举办颁奖礼的方式,报业也改变了采访作业。

电视台会提供自助晚餐,多数记者会于颁奖典礼晚上7点开始前快快果腹,因为典礼一开始便会疯忙,根本没时间吃饭。“暴风雨”前也是一群娱乐记者一年一次联络感情的最佳时刻,来自不同媒体的我们难得同时聚在一起,大家会闲话家常,八卦艺人是非等,是我记忆中的快乐时光。

今年《红星大奖》过了几天,我和同事蔡欣盈分别在面簿转发了一张2017年和2018年采访《红星大奖》的记者合照。2018年那张照片里有一半的记者已经离开娱乐采访工作——一个跑去卖咖啡,一个升为媒体主管,一个转换跑道当保健专线记者。看了这些旧照,不禁感到几许感慨。

受邀连线颁奖的港星林家栋受访时说:“这样的颁奖方式在疫情之下无可避免,但我觉得以后可能成为常态,例如艺人在时间上无法配合出席颁奖礼,可以用这个方式。”

虽然艺人们分散在机场几个不同地方,不过整体而言,颁奖典礼进行得还算顺畅,只是少了现场观众的欢呼和呐喊,氛围感觉有点冷清。

经过了今年的新尝试,以后的《红星大奖》颁奖礼和采访工作,或许会采用现场和在线的混合方式进行。然而这些只是工作形式的变化,本地媒体如何转型生存,应该才是艺人和记者最关心的大问题。

“红星”后台的快乐时光

记者也难忘今年采访《红星大奖》的过程。我们全都在家看手机、电脑或电视转播,然后通过视讯连线方式访问艺人。我家住西部的裕廊,不用到遥远的樟宜机场采访,对我而言确实更方便,省去很多通勤麻烦。

往年来自各媒体的记者都会聚集在新传媒演播大厅外的媒体区,那里会设置长桌和椅子,方便我们写稿。《红星大奖》后台就设在媒体区旁,艺人走完红毯或领了奖,都会到后台晃一会儿给媒体拍照或受访。这里可说是离明星最近的地方,到处星光闪闪。

我当晚是一边吃晚餐,一边很悠闲地坐在电脑前面观礼。如果错过某环节,还可以回播YouTube再看一次,不怕错过任何细节。采访感觉虽挺舒服,但还是有点想念以前的热热闹闹作业方式。

为了防疫,今年《红星大奖》开创了很多“第一”。新传媒首次没邀请观众、媒体、海外嘉宾到现场。出席艺人都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连上台领奖都是“自助”的,没从任何人手里接获奖座,感觉像自己颁给自己,看起来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