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爆凤梨”的说法,总会让我想到在马来西亚黄梨园的一幕,农民朋友向我示范农民最豪气的吃法——举起收成后放在路边的黄梨,往大石用力砸下,打爆后一人一半吃下,“当喝水解渴”。

中国大陆以多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为由,从3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凤梨(新马称黄梨,大陆叫菠萝)。台湾民众普遍同情农民,两周来热烈响应“吃爆台湾凤梨”挑战,以示情义相挺。

不过,大陆出牌两周后,两岸还没有准备谈判的迹象。凤梨问题会不会就像已叫停的自由行陆客、赴台求学的陆生那样,走下两岸民间交流的舞台,或能经过协商而恢复出口?大陆的下一张牌是什么?都值得密切观察。

事实上,当大陆暂停进口,在公众热血支持和企业认购下,刚进入旺季的凤梨就因供不应求,批发价在两周内涨了一半。空运海外的凤梨,也因运费高昂而大涨价,引起台湾坊间热议。

蓝绿黄红

回顾两周来凤梨事件,可以发现海峡两岸仍然是“有喊话没对话”。当大陆宣布暂停凤梨进口,总统蔡英文第一时间在面簿贴文呼吁“挺农民,一起吃凤梨”,并谴责大陆以突袭式通知单方面行动。

报道这则新闻后,因好奇而第一次购买台湾凤梨。本来只想吃一个就浅尝即止,但爱上了芬芳沁甜的口感,加上水果摊老板总会贴心帮顾客削凤梨皮再装袋,令我再三成为回头客。

如此回应固然展现“辣台妹”面对压力依然腰板挺直、自强无畏的姿态,但也让人寻思,消息一出就由最高领导人出面呛声,难道两岸没有台面下的沟通管道,去进行缓冲、打探消息和传话吗?

我是分三天吃完一个,自认没准备,也没能力“吃爆”台湾凤梨。

邓岱贤也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基础,是民进党政府必须反思和处理的议题。

无数凤梨农的点滴汗水,这一回能成为促成春暖花开的东风雨露,凝聚两岸一家亲的共识吗?

话说回来,试吃三个凤梨后,估计每个月最多能吃四个,再多就会腻了。相比下,价廉物美的台湾木瓜、释迦、小番茄和芭乐(番石榴),我已天天吃了两个月还没腻。

推己及人,我估计吃爆凤梨的潮流不容易持续到整个产季。传统上台湾凤梨“大出”的旺季介于每年3月到7月,到4月才进入高峰。凤梨从种植到成熟,需时18个月。

刚享用完两周来的第三个金钻凤梨,我的吃后感是:台湾凤梨真的很甜,也比较不会“割舌头”。

邓岱贤于2009年到2017年在海基会任职,担任过经贸处处长,目前也是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副主任。他透露,当年海基会每年处理超过450起台商经贸纠纷、500起涉及车祸和意外的急难援助案,通过海协会和国台办协调,有效率地为台商服务。

这次由病虫害引发的凤梨进口问题,是由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布消息,说明国台办正在向台湾新任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出牌”,利用技术问题进行“促谈压力测试”,看台湾如何反应。

他说,国共两党仍有联系机制。“我呼吁农委会把凤梨的检疫机制落实,回到专业技术层面解决,确保凤梨符合规格,取信于大陆当局,尽快恢复出口。为了照顾农民的福利,我党和本协会也愿意接受当局委托,与大陆进行协商对话。”

反观大陆网民几乎一面倒叫好,大陆是否已不在乎争取台湾民心,或已认定诸多惠台措施的促统作用不大,甚至考虑启动“经济穷台”两岸贸易战,或放任“舆论仇台”的趋势?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协会秘书长邓岱贤昨午告诉《联合早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过去扮演两岸协商角色,会长之间有电话热线。但自从2016年民进党再度执政后两岸失去政治互信基础,协商和沟通管道已中断。

另外,大陆是否预期台湾人会如此热血,在个人和公私部门合力下,短短四天订购的凤梨数量,就超过去年销往大陆的四万公吨?

金钻凤梨是台湾最主要的凤梨品种,也称春蜜凤梨。我这些日子总在早晚餐后,切成小块沾优酪乳吃,健康又美味。

有人形容,“吃爆凤梨”是通过“自食其果”来解套的民粹。我想,吃爆凤梨之后,两岸和蓝绿各方迟早都应回到谈判桌。

大陆已再三强调,两岸必须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关系才可能从低谷回升,甚至形容九二共识是促成两岸“春暖花开”的“东风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