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单位都表明在印刷之前,确实检查过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文档,确定正确无误之后才打印。岂料打印机有问题,出现如此怪字。言下之意,错在打印机,而非工作人员的疏忽,情有可原。相关发言人也都表明,以后将更仔细审查,才把告示分发出去、把通告张贴出来。其实,只要在文件存档时采用PDF格式,而不是文字档(word document),文件成了“图片”式,不能更改,自然不会出现乱码错字了。

不久前接二连三收到朋友圈发来的信息,先是加冷民众俱乐部分发“合力追踪”携手防疫器的告示出现错别字,接着是淡滨尼尚育民众俱乐部开办的华文补习课程出现“火星文”。

笔者目前所服务的自助团体,就有一个“中文卫兵”小组,成员有六人,都是在教育界服务多年的华文教育工作者。任何华文海报、通告等在印刷之前,都经过小组仔细审查。小组成员不仅对内容提供意见,也仔细斟酌遣词用字,注意每一个词语的搭配关系,以确保没有任何错误。

总之,不单单是华文,其他语文的通告也要小心处理。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私人企业,在发布之前,最好由几个人审查,才能避免出现错误;否则一旦出现差错,重新打印或印刷,不但浪费时间金钱,还被人传为笑柄。

卓君以“藏在天书细节里的魔鬼”(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为题,笔者上谷歌搜索,才知道那是“对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在执行时难免会发现细节很复杂,而且容易出错”(摘录自谷歌译文)的意思。卓君以它为题,应该是要告诉截图者,不要太在意“天书里的细节”,应给执行者一点谅解。笔者未敢苟同。我想截图者不是故意挑“细节”来揶揄主办单位,而是希望负责人日后办事要认真执行,不得马虎草率。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

新闻中心记者卓彦薇在《“坔忼槅坋”藏在天书细节里的魔鬼》一文中认为,“这两起错误跟华文水平压根没什么关系”,笔者完全认同。她也写道:“发现错误把截图公诸于世的人为什么不直接向有关单位反映,而只是放上社交媒体让人围观看热闹……反映的是躲在幕后幸灾乐祸心态,还是觉得自己力量微薄,无力改变什么的扭曲心理?”

笔者同意卓君的建议——直接向有关单位反映,但不认同发截图的人“躲在幕后幸灾乐祸”。部长在出席国际视频峰会时,职衔出现错字,过后“向有关单位反映”,为时已晚。这不仅是贻人口实,也让国人颜面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