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退休人士主张多从事义务工作,参加慈善团体当义工,因为只有付出,才能得到更多心灵上的满足,才能得到快乐与充实的人生。

由此可见,有付出才有快乐是有一定根据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在新加坡,一般退休人士的生理和安全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必须主动追求,才能得到满足。换言之,若不愿付出努力去追求,这些较高层次心理需要较难得到满足。

一个人是否享受生活或安享晚年,既受主观意识也受客观条件所影响。有些人主观上认为没钱就不能享受生活,因为没钱不能游山玩水,也就不能逍遥自在,没钱维持开支就难以悠然生活。

不久前本站刊登刘立读者的投函《我享受退休生活》和吕闻关读者的投函《退休就能享受生活?》,引来多名读者来函讨论要怎样才能安享退休生活。

有些人则认为,是否享受生活,全在于自己对享受的定义。换言之,是否逍遥自在并不在于能否游山玩水,而在于自己的心情是否逍遥。即使没钱维持像退休前的生活开支,粗茶淡饭也可以乐活,因为乐活在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