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与其纠结于名校和非名校,不如继续下苦工去落实“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的理念。无论学生报读哪一所学校,在硬体设施与人力资源分配均衡的大环境下,每所学校皆能确保每个学生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并兼顾品行与道德,以培养具备德、智、体、群、美的下一代。

校方又该如何定义“资格”呢?以家庭总收入、住房类型、有没有补习来做标准吗?拟定一套理想的资格准则,需以什么为基础呢?

两年前,教育部宣布任何转校上诉的先决条件,是必须符合该学校的截分点,原因在于若不制定一个标准,众多的上诉确实会让学校伤透脑筋,很难去定夺学额的分配。

《联合早报》5月15日报道国会议员辩论政府施政方针,其中,裕廊集选区议员洪维能指出,他发现家庭经济背景比较好的学生,进入顶尖中学的机会比较高。他担心进入本地“名校”的学生家庭背景越来越单一,所以建议让“非名校”的小学校长提名一名他们心目中值得进入顶尖中学的学生。

为了促进不同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我们可以让他们一起从事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学生一起讨论和协调活动,互相融合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搭建起学校之间的友谊桥梁。

再来,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非名校学生,就算家长让孩子上补习班,但并不是每个上了补习班的孩子,都能顺利考进名校,他们的成绩也可能只差一两分不得其门而入。如果他们也具备同等的智商、品性和潜能,也值得进名校,他们是否有被提名的资格?

虽然人们心里一般会认定某些学校是名校,但教育部并没有特别定义名校或非名校。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已在2012年废除中学的分级排名制度,因此,若现在要让非名校小学校长提名学生进入名校,是否意味着教育部必须大费周章来为所有中小学贴标签,逐一将学校归类为名校或非名校,以决定哪所小学有资格提名?

还有,如果校长只可以提名一个家庭经济背景比较贫苦的学生,基于提名不是以名校的截分点为标准,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成绩、智商、品性与潜能都不相上下的贫苦学生的家长,或许会为了让孩子争得那学额,写信向学校上诉,到时校方或许很难做出决定;而且对于学校最后的决定,落选的学生家长未必会满意,愤愤不平之下还可能投诉到教育部去。

笔者认为,在应对贫富悬殊与社会不平等现象时,除了相关的政策与措施,教育是核心的一块。我们更应该通过教育,向学生灌输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理念,着重学生“心件工程”的建设与强化,例如培养学生拥有平等、包容、接纳、友爱、共赢与互惠互利的理念。这么一来,他们来自什么学校已不重要,因为他们会懂得体恤社会各个群体,不会只顾自己,并在自己经济条件许可和能力范围内,协助社会弱势群体,为弭平社会不平等现象尽一分力量。

他所谓的“值得”,指的是这名学生拥有进入顶尖学校的智商、品性和潜能,但或许因家境不好,无法接受补习,结果小六会考成绩微差一两分,没能考入顶尖学校。针对这项建议,笔者想分享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