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教育制度大改变,中国文学史成了选修科目,幸好华文课本中还保留着几首诗词。
近日阅报,获悉教育部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推出新口号“爱上华文”,并委任本地歌手向洋为形象大使,走入校园与学生互动。向洋在圣玛格烈中学说说唱唱,报章上的照片显示,学生都笑得很开心。
教育部特地委任向洋为形象大使,可能是要借助流行文化与明星效应,促进华文学习。在华文程度不断低落的今天,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教育部委实费尽心思。
白宗德
去年底,我到韩国旅游,导游是一个中年韩国女人,说得一口流利华语。问她如何学习中文,她说曾负笈北京,在一所专科学校进修。学校的教学法灵活多变,包括通过歌曲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她认为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极为有效。
此外,教育部可考虑遴选一些经典诗词,尤其是现行华文课本介绍的,谱成歌曲,再邀请本地杰出歌手演唱,制成录像光碟,当作辅助教材。如此,本地歌手也有机会像驻校作家那样,为华文教学贡献力量。
据说,向洋今年内还有数次访问学校的行程。届时,这位形象大使除了演唱成名曲之外,不晓得能否唱一唱与古典诗词有关的歌曲,激活学生学习诗词的动力,宣扬传统文化。
没多久,歌坛上开始有人以流行曲的方式演唱唐宋词。李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著名歌星邓丽君都演唱过,并且风靡一时。有些老师灵机一动,把它们引进校园。好些学生因为仰慕这位歌星而听她的歌,因学唱而背歌词,间接爱上了这几首词。无心插柳柳成荫,流行文化与华文教学巧妙结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悦耳的歌曲,如果歌词思想正确,文字又优美,确实可作为教材。这类例子比比皆是,如《小星星》《打电话》,是理想的幼儿教材;《坐火车》《小白船》,是不可多得的小学教材;《细水长流》《小人物的心声》等,中学生肯定喜欢。这些歌曲学生平时或许都听过,甚至也唱过,只是对歌词含义不太了解,老师略加指导,学生就能领会与应用了。
1970年代,我在学校教华文与中国文学史,遇上诗词,除了讲解、诵读,也设法使用辅助教材。我发现一些诗词经已谱成艺术歌曲,广为传唱,如王维的《渭城曲》、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等。配合这几首诗词的教学,我带了唱片,在课室里播放。有时我在课前播放歌曲,借以调动学习情绪;有时则在课后播放,当作鉴赏与总结。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式颇受欢迎。
通过歌曲学习语文,是近年来国内外颇为热门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