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平衡人与动物关系的考验,并非只存在于动物园内,实则贯穿所有人类文明所及之处。在人口高度密集的新加坡,如何划定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始终是一道难解之题。从在草地上踱步的散养鸡只、河道里畅游的水獭,到飞在空中的野鸽——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野生动物,如同生活在更大的动物园中,它们是城市的“外来者”,不再属于自然,只能在城市文明给予的合法空间内,以居民期待的形象出现。
我们既需要野性与生命力来装点城市空间,又无法直视和容忍这些动物脱离人类文明的掌控与期待。这些野生动物族群一旦扩大,就会引来阵阵抱怨之声,国家公园局等各有关部门便随之到场采取行动。但无论是扑杀,还是人道毁灭,都曾被质疑是“不必要的生命剥夺”,种种措施往往又都激起新一波有关伦理的讨论。
当然,控制野生动物的数量和活动,防止疾病传播、财物受损,是政府基于对居民福祉的考量而必须采取的措施。但到何种情况下该出手、具体采取什么措施、数量管控到什么程度……这些细节仍须讨论,并应允许动保协会等多方发声、拉锯。
这可能有过度解读之嫌,但猴子的伤心也许不假。据万态保育集团解释,这只猴子出逃是因为猴群中的社交动态变化,导致个体脱离群体。动物园称已整改相关设施,并进一步稳定猴群社交关系。这再次为动物园运营敲响警钟,除了给予动物良好的生存环境,还须注意动物的心理健康。
从供王公贵族观赏炫耀的奇珍异兽展馆,到如今越来越注重动物权益的现代动物园,动物园经历过漫长的演变过程,而如何平衡人与动物的关系,是这一历程中永恒的主题。随着动物权利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不再只关注人类作为凝视者的需求,而是开始探讨动物园如何为动物提供更有利身心健康的生存环境,以及如何传递健康的动物保育观念——这也建构现代动物园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在满足游客需求、动物保育与传递环保理念之间,动物园须找到一个能兼顾三方的平衡点,才能实现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作者是《联合早报》多媒体编辑)
一只猴子从动物园出逃,但逃往城市的它和其他动物又能逃向哪里?城市中的动物,不只是我们探视自然的一道门,更像诺亚方舟上的一面镜子,不论是落网归园的猴子,还是被网罗诱捕的野鸡、野鸟——我们怎样对待其他生命,便反射出怎样的文化光芒。
上周五,一只从新加坡动物园出逃半年的东黑白疣猴,在众目睽睽之下“落网”归园。这出略显戏剧性的逃跑戏码已落下帷幕,但这只猴子在IG等社交媒体上却开始积攒名气,不少网友在它“被捕”的照片下评论,指它的表情看起来实在太伤心了。
正如动物园理念的演变经历漫长的几个世纪,在居民福祉与动物福祉之间找到合适的界限,也是一条走不完的路。如何妥善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对高度城市化的新加坡而言,是一份必须自己思考和完成的考卷,其他国家实际上难以提供符合国情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