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兴趣的动力很多,如果过于注重出发点,可能会把努力的方向设得太单一。粿汁还是果汁、巧克力还是朱古力,学华文怎么都行。 

我家附近的咖啡店有一档挺有名的粿汁摊位,白天卖杂菜饭,傍晚6时才开始卖有卤肠和卤猪耳朵等的粿汁。摊位生意不错,队伍排很长,算是远近驰名。

我女儿学校最近布置的华文猜字游戏,有这样一道题:一只猪对着一块蛋糕喊“加油”,猜五个字的食物。

“朱古力(猪鼓励)蛋糕”让人莞尔一笑,老师用趣味方式来教华文的用心值得赞许。但我作为一名俗气的家长,免不了第一个反应是:本地比较常听到的是巧克力,也不知道多少孩子知道还有朱古力这个叫法?用这样的方法学华文,对回答考题有帮助吗?

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让人在课堂和考试之外,不容易把难学难写的华文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也就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认为要鼓励华族子弟掌握好母语,不能单靠学校,必须是全社会的努力。有时,学华文是为了经济考量,有时是为了跟长辈沟通,有时是为了在咖啡店点餐,有时就是单纯喜欢。点燃兴趣的动力很多,如果过于注重出发点,可能会把努力的方向设得太单一。粿汁还是果汁、巧克力还是朱古力,学华文怎么都行。 

但也必须强调,语言跟文化背景、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确和其他学科不同。它不仅仅是用来评估一个人学术和工作表现的标准,还被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社会圈子、大环境甚至整个文明体系的发展挟裹着。在多元文化和种族社会,这当中难免还会有一些跟其他语言主次的较量、摩擦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复杂维度,不是单单靠自豪感或者想当然的我族文化认同感就能推动的。

有一天我在咖啡店另一个角落排队买咖啡时,有人上前询问摊主卖果汁的在哪里,正在泡咖啡的摊主回答,这里没有人卖果汁,而且还强调了一次,这里只有咖啡饮料,没有果汁。

本地人当然知道粿汁和果汁的差别,但刚来新加坡的人未必就能分清。普通话发音完全一样、写法只差一点的汉字,意思却那么不同。同一套书写文字,因为方言的不同有了千变万化的发音;作为一个大的语言体系,华文华语的博大精深可以是那么日常。

(作者是《联合早报》受众策略主任)

由《联合早报》等机构合办的“新空下”新谣创作比赛,今年迎来10周年;全国华文大比拼今年也迈入第11年,吸引2400名学生参加,创下这项赛事实体比赛参赛人数的最高纪录。这都说明华文的土壤还在,只不过要以更通俗有趣的方式吸引年轻人,而不一定还是背佳句、听写单词的应试教育那套。

过了几秒,我想想不对,于是问摊主,对方问的会不会是那个排队的粿汁摊位在哪里,而不是询问水果榨成的鲜果汁。摊主说:“哦,那他说的是Kway Chap。”

最近读者凌庆荣投给《联合早报·交流站》的《无奈务实接受华文发展趋势》,在Instagram上分享后,触及7万多个账号,评论区的讨论也很热烈。有的人同意作者的看法,认为不应该只把学习华文跟经济挂钩,也有的认为家庭环境是更重要的因素;其他好几篇探讨同个课题的贴文也有不错的反响。早报Instagram上的用户过半是44岁以下,可见这个课题受到中生代和年轻人的重视。

但我仔细想了想,华文华语本来就是很多元复杂的,不能以一套刻板模式对待,能够产生兴趣并维持兴趣,必定能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无论那是通过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游走,又或是从冷笑话、玩游戏、社媒短视频、流行音乐等等不同程度的接触。这也是这门语言几千年演变下来没有断裂过的原因,是身为华人都应该感到自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