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
哈佛大学有一项1938年展开,到今天已经跨越86年的研究。它持续追踪并记录724个人的一生,后来又扩展到这些人的1300多名后代。研究目的是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幸福感,并影响人的健康与长寿?结果发现,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金钱、名誉,也不是成就、权力,而是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亲密关系。
罗素是以97岁的高龄离开人世的,非常高寿。他和哈佛幸福研究的例子,都让我们看到幸福其实与金钱关系不大,幸福不等同于利益。追逐利益的人永远不停地与他人争夺生存空间,他们早早就“武装”孩子,展开“军备竞赛”。在他们眼中,这个世界处处是竞争、攀比、炫耀、嫉妒。拼命追求就是“内卷”,求而不得,就会心灰意冷地“躺平”,这两种状态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家长只要树立清醒的认知:幸福不是攫取更多利益,孩子的成绩更加不等于幸福。正确的努力可以达致幸福,并不要求拥有特殊的天赋或优渥的家境。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就更能体会教育部一直宣导不要唯成绩论的苦心。
家长成长的途径
除了金钱投入,家长投入时间更重要。尽可能多地陪伴、理解和鼓励他们,孩子就会展示出他们极强的生命力和可塑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里,其实蕴藏着生命成长、营造幸福生活的顺序。正如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所说: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修身”,就是打造我们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所以只有家长自己“修身”成长,才能以身作则,更好地回应孩子,用心陪伴他们一起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家长只要树立清醒的认知:幸福不是攫取更多利益,孩子的成绩更加不等于幸福。正确的努力可以达致幸福,并不要求拥有特殊的天赋或优渥的家境。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就更能体会教育部一直宣导不要唯成绩论的苦心。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幸福课,广受学生欢迎,认为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我们能否为孩子、为家长设计类似的课程呢?我在技能创前程(SkillsFuture)网站上以“parenting”(为人父母)为关键词搜索到18项课程,用“AI”(人工智能)为关键词搜索则跳出571个课程。在家长课程方面,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与共识,可以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我们也可以善用科技,用常见的亲子相处问题及解决建议等相关数据训练ChatGPT,创造出类似“家长小助手”的AGI插件,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随时随地高效廉宜地服务家长。有成长的父母,就有幸福的孩子。
笔者经常从“家长联通”(Parents Gateway)收到女儿学校发送的家长讲座及亲子活动信息。这些由教育部或学校组织,根据孩子所处的成长阶段精心设计的讲座与活动,是我们融入孩子学习生活的好机会,是一扇了解孩子的窗口。国家图书馆和一些社团组织也经常举办家长讲座、亲子共读等活动。我自己也创办了性情家长读书会,长期公益导读,与家长分享育儿心得。
我们希望教育孩子,然而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拿到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找份好工作?赚更多的钱?都不是。我们真正希望的是通过教育,让孩子具备“幸福生活力”。我想提出“幸福生活力”这个概念——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即一个人与自己、与他人相处,不断成长,让生命更有韧性,并能从当下的生活中找到快乐与意义的能力。
(作者是新加坡南洋孔教会董事、性情家长读书会创办人)
现代社会大部分工作都要求培训后持证上岗:工程师、教师、会计师……不少职位每年还须要继续进修,与时并进以满足工作需要。可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父母,却是无证上岗的。不少父母靠直觉或自己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来抚养孩子,这些显然无法很好地满足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现代人要在工作、家庭和个人生活之间寻找平衡,工作压力、财务压力、情绪压力,都会影响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学习困难或面对的社交挑战,感到不知所措,应对乏力。
家长的责任
家长经常说“我都是为了你好”,然后痛心疾首于孩子的不听话。为什么我们为孩子好,给他的他却不想要?想想我们自己做孩子时的情形吧:当父母总拿我们和别人比较;总是逼着我们读书;穿什么衣服、交怎样的朋友都要被碎碎念;想要主动尝试,却总被泼冷水……我们那一刻有什么感受?父母嘴里的爱,孩子感受到的其实是对他们的控制、不信任和否定,只是孩子还不会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作为家长,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惩罚孩子、当众责骂或表扬孩子,真的是为了他好吗?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呢?我们真的有尊重孩子的本性吗?
英国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写过一本书《幸福之路》,书里提到他自己从小敏感抑郁,甚至一度想要自杀。然而到了他58岁写这本书时,却早已变得非常享受生活。罗素认为,人想赚钱,完全没问题,但许多现代人都渴望赚更多的钱,觉得钱赚得多的就是聪明人,就能变幸福。这种观念恰恰是我们不幸福的根源,带着这种观念,就算赚到钱也很难幸福。
我常说,有成长的家长就有成长的孩子。家长的成长,除了主观意愿,也需要有资源可以参考,有路径可以依循。
教育是一项投入很大的工程。新加坡政府花在教育的经费仅在国防和卫生开支之后,家长也毫不吝啬地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课外班。本地补习业每年的营业额据估计超过10亿元,有些家长甚至觉得交钱让补习填满孩子课余的时间就行了。然而,有些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境也不富裕,他们不具备辅导孩子作业的能力,靠着朴素的爱和关怀,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教育部提倡“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Every School A Good School),教师都经过统一的师资培训,可以说名校与邻里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差无几。然而,为什么家长还是对名校趋之若鹜?所谓的选名校,其实是给孩子选同学。当每个家长都能明白教育的真谛,能让自己成长并且带动孩子成长,当孩子身边都是性情好、习惯好、乐观、勇敢、有自控力、有责任心的同学,哪一所学校不是好学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