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反对阵营的分裂,所谓“蓝白合”破局是否也是帮助赖清德胜选的重要因素?其实这是有争议的。固然,以简单加法来看,蓝营国民党的选票加上白营民众党选票,绝对超过绿色的民进党。不过,民众党很大部分支持者是年轻选民,他们既不满执政的民进党,也讨厌老朽的国民党。如果蓝白合而柯文哲居副手,可能导致大量年轻选票流失,最后能否胜出还是个问号。也因为民众党干部有此疑虑,阻止了柯文哲接受蓝白合。

赖清德过去自称为“务实台独工作者”,这点不只让北京不满,也让华府有疑虑。但参选以来,他把“务实台独路线”等同于“维持现状”,强调会延续蔡英文路线,也就是遵循蔡在2021年的双十节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坚持”:坚持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以及坚持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必须遵循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赖清德在胜选当晚说,他的胜选“代表国家会继续走在正确的路上,不会转向,更不会走回头路”。他称许蔡英文“留给我们一个更好的国家”,同时也宣称:“未来台湾会继续和国际民主盟友并肩同行。”

选举结果证明,当初柯文哲竞选总干事黄珊珊(列民众党不分区立法委员名单第一名)等人反对蓝白合是正确的策略选择。民众党拿下22%的政党票,成为国会第三大党,如今是左右逢源,既可以和国民党合作,也可以和民进党交易。这就要看柯文哲未来领导统御能力是否有进步(之前饱受批评),能让八位党籍立委同心同调。

(作者是台湾专栏作家)

最后真正影响选战结果的,还是台湾选择如何因应中国大陆的问题。简单地说,在中美对抗的大格局下,台湾要选择亲中还是亲美?要“站队”民主阵营立场还是与中国大陆妥协?过去八年来,蔡英文面对北京的文攻武吓,维持不卑不亢,这个立场让她在四年前大选中赢得连任。这次大选,赖清德的口号是“走对的路,选对的人”,所谓“对的路”就是指蔡英文路线。蔡英文在选战最后阶段为赖清德助选时也向选民喊话:“台湾没有时间走错路,更不能走回头路。”甚至连柯文哲在选战后期也宣称要走“蔡英文路线”,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在选战最后关头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宣称信任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反对增强台湾防卫力,立即遭侯友宜阵营撇清,担心影响选情。即使蓝、白两边都批评民进党政府不和北京沟通,实际上也是逐渐向蔡英文路线靠拢。

至于落选的侯友宜,大概回到新北市做完市长任期后会逐渐淡出政治核心,副总统侯选人赵少康所领导的国民党右翼次团体“战斗蓝”,选后在国会席次增至21席,未来还是具有影响力。

未来四年,柯文哲在台湾政坛仍将扮演重要杠杆,他有稳定的支持者,这次大选将获得可观的政府补助款,有人有钱的民众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两岸关系上,北京对国民党的信赖高于柯文哲,但柯文哲远比民进党更乐于和北京打交道,未来北京也会加强对民众党做统战工作。

不过,整体而言,相对于民众党的跃升,国民党走下坡的颓势难挽,而赖清德得努力重新掳获年轻人的芳心,才能创造民进党政权四连霸的奇迹。

柯文哲与民众党未来不只在国会具关键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在总统大选拿下26%的选票,代表着他的支持者凝聚力很强,即使蓝白合不成局,选票也没有被蓝、绿挖走。选前最后一夜的造势活动,柯文哲场子人数比蓝、绿场子分别多出一倍以上。更关键的是,他吸引了大量年轻选民,柯文哲造势活动展现出远比蓝、绿更活力充沛的年轻气息——年轻选票一直是绿营胜选的关键力量。

大选结果出炉后,新加坡外交部发言人随即恭贺赖清德以及民进党,并称新加坡将“继续基于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提升新台友好关系”,并呼吁“对话、建立信任,以及寻求合作将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确,两岸议题是赖清德未来四年的三大挑战之一。

以北京过去八年对蔡英文的态度,可以预期至少短期内,北京不会对赖清德公开表达善意。但是,也可以想像,从现在到赖清德正式上任这段期间,赖清德与北京双方都会企图建立沟通管道,也会有自靠奋勇者努力穿梭两岸。北京和赖清德之间的关系会更尖锐化还是和缓?还要看后续在具体政策与事件上双方的因应处理。此外,可以肯定一点:今年年底还有美国大选要举行,中国会先观察华府政局变化,才决定要如何对付赖清德这个对手。

赖清德未来在内部政治上面临最立即的挑战是:民进党在国会没有超过总席次113席的半数,只有51席,甚至比国民党还少一席。民众党拿下8席成为关键少数,另外两席无党籍立委则亲近国民党。民进党国会未过半,赖清德政权未来推动政策会很辛苦。在国民党不分裂且成功结合两名无党籍立委的前提下,民进党如果要掌握国会过半(57席),必须获得民众党至少6票支持,要超过国民党(52席+2席无党籍),则要4票,两者挑战都很大。这得看民进党有没有办法利用所掌握的行政资源,与民众党利益交换来合作,或者直接向民众党或国民党挖脚。

虽然就得票率和得票数而言,赖清德和萧美琴搭档远低于上一届的蔡英文和赖清德这一组(817万得票数创历史记录、得票率57.13%),但赖萧配却创造另一个纪录:自1990年代台湾实行总统民选以来,同一个政党首度连续三届执政。就一个民主国家而言,执政党连续三届胜选并非常态;以美国为例,二战后至今,也只有里根和老布什让共和党连续执政三届。一方面,已常态化的权力与利益分配网络容易腐化,引起没能分沾权益者不满;另一方面,即使执政再好,挑惕的“人民主人”也会喜新厌旧。在这次大选期间,民进党内部少数腐化、党内精英私德问题被对手突显,住宅政策无法抑制高房价(所谓“居住正义”议题)在选战中饱受批评,后者尤其引起年轻选民不满。

赖清德私德上并没有什么可被批判的,但因为“居住正义”问题引发他老家住宅是否为违法建筑的争议。这个争议后来因为对手侯友宜家族拥有大量出租屋,高价租给学生,以及另一个侯选人柯文哲涉嫌炒作农业用地图利问题,让赖营反守为攻而扳回一城。

蓝白都靠拢蔡英文路线

未来四年,柯文哲在台湾政坛仍将扮演重要杠杆,他有稳定的支持者,这次大选将获得可观的政府补助款,有人有钱的民众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两岸关系上,北京对国民党的信赖高于柯文哲,但柯文哲远比民进党更乐于和北京打交道,未来北京也会加强对民众党做统战工作。

2024年被称“全球选举年”,因为全球有一半人口、约42亿人在这一年内进行选举投票,是世界史上最盛大的选举年。首个登场的重要选举就是1月13日举行的台湾总统选举,因为台湾处于美中全球对抗最前沿而备受全球关注。大选结果是执政的民进党侯选人赖清德拿下558万票、约40%选票当选,也让强调“中华民国台湾”主权独立自主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进步党第三次执政。这宣告了台湾不想和中国大陆统一的民意持续居于领先地位,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宣称的“历史必然”的“祖国统一”大业将更加艰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