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如果事事计算得失,样样求完美,会比其他人过得安稳,但却不一定比较快乐。一半糊涂,一半清醒也许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就结婚生育来说,找对象时别让荷尔蒙冲昏头,务必认真,因为情投意合的另一半,是日后可以“糊涂”一点的“本钱”。将来,即使在养育孩子方面遇到挫折,两个人生观接近的人也一定可以一起协商,共同渡过。

那天凑巧听到某电台主持人聊起“在工作的孩子给你多少家用”,有听众直言“他不向我拿钱已经很好了”,意即没有“负家用”就算祖上有德了。假设这位听众从前每个月花300元在孩子身上,那这项“投资”至少让他在金钱上亏了六七万元,而这还不包括他的情感损失。

(作者是《联合早报》视觉部副主任)

不计一切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家长打的算盘不外是“好学校环境好,能省点心”。

已经当祖父的朋友读了《联合早报》有关校车服务的专题报道后吓一跳:“现在校车费用一个月要三四百块啊?!记得以前我孩子读书的时候是几十块钱的啊!”

抚养一个孩子至成年得花多少钱,是一个谈不完的话题。孩子是否上补习课,是否只靠步行上学,是否有丰厚零用钱等等因素,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老朋友说:“买尿片奶粉的时代太久远了,已经记不起价钱。孩子上学时最大的开销是补习费和零用钱,加起来至少每个月300元。”

这处境就像买了张长度不够的被子,总要纠结于盖头还是盖脚。难怪有人说,生儿育女不是劳心,就是伤财。

另一个朋友也说,以前孩子考试期间,常给一家人炖鸡汤,那时一只鸡卖四块多钱,已经很少下厨的她最近到超市去,看到一只鸡要价11元,也同样吃了一惊。

给孩子找补习老师的情况也相似:一个月几百块钱开销固然心痛,但不花这钱,自己就得花更多精神更多时间去督促孩子。

但养孩子不是数学题,更难于事前估算得失。从孩子呱呱落地,看了你第一眼开始,到他/她能够离家独自出国,这10多年来是满足还是挫败,是伤透心还是老怀安慰,一分的耕耘能不能换得一分收获,不同阶段的父母会有不同感悟。

他庆幸地说,还好养孩子已是“过去式”,要不然像他那样生两个,单单孩子校车费用已经吃不消。

校车费用比20年前高那么多,除了已知的种种原因如司机薪金和巴士运营成本之外,距离也是个因素。以前家长心思没那么复杂,通常会让孩子在附近就读,即使需要搭校车,车程也不会太远。现在的家长一心想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即使离家遥远,车费高昂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