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青年活着时,大多已成为社会边缘人。这个边缘是如何产生的?贫穷显然只是其中一部分,更深层次的是对自己社会身份的不认同,生活在这样一个巨大城市里,却深深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外。打工者在城市工作,却享受不了社会保障,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孩子只能上打工子弟学校,对未来生活有着无限焦虑。

和我们那一代人相比,现在的90后、00后不一样了。同样在农村长大,他们很早就接触社交网络,看见花花世界。他们不愿认同自己原来的身份,不愿继续像上一代人那样,在城市打工,回家乡生活。

一个月内在中国发生的两起集体相约自杀事件,足够骇人听闻。很多人都在害怕,接下来会怎么样。看完媒体报道,突然想起约翰·多恩那首著名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七个人当中,任何一个人的逝去,都是这个世界的损失。同时也让大家一起去反思,一个人是如何成为一座孤岛的?

从事件报道中看到最多的一个词是贫穷,以及因为贫穷带来的阶层固化。在我生长的那个小山村里,大概在20年前,我去上大学,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去一些大城市打工。毕业之后,我的收入不高,甚至不如在工地干活的这些兄弟。然而,那些兄弟从来不会奢望在大城市生活,他们一年拼命挣个10几万元(人民币)的目的,就是能在邻近县城里买上一套房子,让自己后代告别农民或农民工的身份。他们每年过完正月就外出打工,年底才回家,穿梭于各大中城市的工地,干着最脏最累的活,直到四五十岁,依然如此。

一个社会信仰什么,就会结出什么果实。接连出现的集体自杀,让中国人去反思,社会到底丧失了什么?每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都要自求心安,都要社会的接纳认同。一个社会的价值如果扭曲,那些边缘人可能就会堕入万丈深渊,不能自拔。从这角度来看,重建一种价值势在必行——它至少应该基于人性,至少没那么功利,至少包含最基本的关怀。“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作者是中国山东记者)

虽然号称社会主义,中国这个社会里处处隐藏着不平等。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层级、职级、身份、户籍等等,既代表一种社会地位,也会为人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当然,对地位低下的人来说,这就是一种阻碍。看电影《伦敦一家人》,惊讶于近百年以前的英国,一个送奶工如何能拥有一栋大房子,有这么幸福的家庭,并且获得这么多人尊重。中国人所受的教育是行行出状元,是“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但到了现实层面,职业歧视处处存在。

前几天去参加孩子学校的一次家长见面日,本来学校初衷是让家长更理解学校,但参加之后,我没有更理解学校,却更加同情孩子。我的感觉是,现在小学四年级孩子的状态,就类似我们那时候初三或者高中的状态。各种题海战术,分数排名,老师灌输的是,到不了平均分就过不了中考线,过不了中考线就只能上中职,成为打工仔。每一分都是关键,只有人的快乐不重要,不仅不重要,没有分数的快乐简直是一种罪过。这样一种价值观依然普遍存在于学校,真的很荒唐。

二三十年前,教育还能起到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社会越来越内卷,随着各种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城市,教育起到的作用无疑在减弱。据报道,自杀青年中有一个就是因为学校追求升学率,而被劝退的。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很多“后进生”被排除在外,找不到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