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

家居改进计划

马英九中国湘潭祭祖

慈善机构监管准则修订,首次为董事任期设限,这是为了鼓励慈善机构尽早做好接班的工作,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换人,确保可持续性;二是提醒这个董事他10年后就要接受检验,不行就会被换掉,这是一个较能保障公众捐款的做法。

——《联合早报》助理总编辑郭丽娟

——《新明日报》总编辑朱志伟

——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

4月3日星期一

紧缺行业清单上的职业不是在短期内培训人员就能产生的人才,从国外引入是最有效应付市场紧迫需求的办法。清单不是一成不变,当局会每三年检讨一次,也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清单上的职业,这将更及时地反映经济领域和各行业的最新发展和人才需求。

小型慈善机构可能没有能力跟余力去做环保和可持续活动,要找到足够的人当董事,选择本来就不多,有了限期限制,可能会面对一些问题。如果他们能够提出理由,比方说董事就是创立者,或者董事德高望重,其他董事希望他留任,政府应该会通融处理。

从评估项目可以看出当局有相当严格的筛选标准,能给新加坡经济带来价值,能做出特殊贡献的外国人,他们的积分才会高,才有机会获得就业准证。希望这个透明化的评估框架除了让就业准证的申请者获益之外,也能化解那些有排外心理者的担忧。

27职业列紧缺清单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

这个课题很复杂,有很多层面。有些人可能不明白这种慎终追远的感情,我觉得乡情的本质是一种感恩,对恩情的感念。马英九从来没有见过他爷爷,这个恩情不是具体的,他从来没有直接从他爷爷手上得过任何东西,但是他就是感恩呐,对于他的来源的一种感恩。

——华文媒体集团营运总编辑罗文燕

除了一部分要卖组屋套现或准备提升到私宅的人,相信大多数家庭最关心的不是组屋价格波动,而是屋子是否安全舒适。因此,家居改进计划除了能提升屋价,更重要的功能是让组屋更安全,让居民住得更舒服,可以安心地住至屋龄满99年。

4月4日星期二

——《联合早报》总编辑吴新迪

大部分国人都会欢迎政府的做法,定期为组屋内外翻新,让屋子看起来不会老旧。只是,随着人口老龄化,更多居民希望居家养老,当局也要时刻探讨,并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现在建的组屋的一些设备,以后还适宜吗?还有什么得先预想,如空间的使用方面?能够预想规划,总是好事。

4月5日星期三

慈善团体监管准则修订

——《联合早报》助理总编辑洪奕婷

马英九这一代的中华民国人,真的是能够体会到两岸的对立。他的父母后来离开中国大陆,而且离开父母,之后就因为政治的关系,再也没有见到。那种失落的感情、亲情,还有那个时代的情怀,我觉得这是很多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够体会到的。

4月6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