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联合早报》采访组副主任)

何谓养生旅游?非盈利机构全球养生研究院(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把养生旅游定义为“与追求保持或增强个人健康相关的旅行”,像是出国练瑜伽、享受水疗SPA、参加冥想工作坊,也可以是骑脚踏车环岛游或做其他运动等等。该院早前进行的研究预计,随着全球走出疫情,到了2025年,养生旅游市场有望增长将近四成,达1.13万亿美元。

不过,疫情改变了人们对旅游的要求,有些人不再一味追求打卡式的旅游,而是希望能到一个悠闲的地方放松身心,好好地充电。

三年的抗疫历程让许多都市人更注重健康养生,渴望在高压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一处居心地。旅游局就计划把新加坡打造成城市健康养生天堂,去年6月还与五家机构联办首届新加坡健康养生节(Wellness Festival Singapore),在全岛各地举办了超过130项活动。

新加坡这个绿意盎然的花园里的城市,无须花几个小时爬山涉水,旅客即使在闹市里也能找到一片净土,若想活动筋骨,可以骑脚踏车沿着公园连道亲近大自然。

好消息是,跟疫前相比,旅客如今在新加坡逗留更长的时间,去年4月至12月访新的旅客平均逗留4.81天,明显比疫前同期的3.36天长。要抓住这个势头,旅游业者得推陈出新,不断提供新颖贴心的产品和服务,让旅客飞来游玩时,不但吃到美味的海南鸡饭,也能喝上一碗洗涤身心的“心灵鸡汤”。

接下来五至10年,养生旅游将是旅游局主推的旅游产品之一,希望通过这个主题吸引更多国内外旅客。

说实在的,笔者原本对这个构想并不以为然。说到Wellness,许多人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或许是去泰国苏梅岛或印尼峇厘岛做SPA和按摩,或到马尔代夫潜水和浮潜,放松身心。较少人会马上联想到新加坡,毕竟岛国没有天然瀑布,也没有自然山水风光。

我国去年接待的入境旅客达630万人次,恢复至疫情前约33%的水平,预计今年有望进一步恢复到约75%。

随着冠病疫情趋稳,旅客回流,乌节路和市区一带再现游客的踪影,就不知疫情后的新加坡,有没有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疫后出游,安全依然第一。新加坡安然地走出疫情,相信会是外国旅客在选择旅行目的地时的考量之一。养生旅游可与医疗旅游相辅相成,外国旅客到访时,也能顺道接种冠病疫苗保护好自己,一举两得。

疫后出游,安全依然第一。新加坡安然地走出疫情,相信会是外国旅客在选择旅行目的地时的考量之一。

最近到滨海湾一带用餐时,发现有好些老外三五成群地沿着新加坡河畔,一边骑着共享脚踏车,一边欣赏沿岸景色,还不时停下来拍照打卡。

然而,旅游业也不完全是雨过天晴,今年全球经济若放缓,就会影响旅游兴致和需求;也须留意过了春节后,中国疫情会如何发展,以及全球是否会出现杀伤力更强的变异毒株。

再来,就是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过去三年,有不少原本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员工寻找别的出路,当中一些人如今也没有回流。截至去年9月,人手只是恢复到疫前约78%的水平,目前还有约3000个职缺。

酒店和餐馆等人手短缺,以及新入行的员工是否培训到位,都会直接影响服务素质,进而左右访客出游的心情,也会决定他们对新加坡的印象。新加坡向来不是旅游消费便宜的目的地,在疫前已是如此,疫后酒店客房收费因需求高而迅速回升。要是消费攀升到只有“疯狂富豪”能负担得起的水平,肯定会影响新加坡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