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燃油使用”环保团体的诉求,是要求英国政府停止核发新的石油开采和生产执照,以保护环境。问题是他们的行动包括阻断公共交通,以及在博物馆、美术馆内“破坏”艺术品,因此引起相当多的批判。

最近,一群环保激进分子的行动,在英国和欧洲引起广泛关注,今日“四面墙外”专栏作者黄伟曼做了介绍。重点是艺术品实际上并没有被破坏。

虽然环保团体事先研究过,有较大把握确保不会真的破坏了艺术品,但在信息传播效应下,全世界遥远的受众未必明白真相。如果基于对他们理念的认同,继而效仿这种手段,那全世界艺术场馆都要危机四伏了。现在包括本地的艺术品展览,都可以不加玻璃框看到真迹,很多国家的展览馆也往往能以真品近距离示人,环保激进分子一旦有了不明就里的追随者,两个直接效果就是人类文化遗产分分钟会被“革命”掉,以及展览馆参观者再也无福消受近距离无阻隔欣赏艺术的幸福。

解除贫困保护生命当然重要,但艺术保护其实用不了一个国家多少资源,拿艺术“下毒手”,也在另一方面说明环保分子对人类文明的践踏,要怎么分高低?“艺术还是生命”这类简单口号在史上不知蛊惑了多少人,幸运的是,环保分子多出在民主社会,论述要面对各种反面与质疑的批判。在没有众声喧哗的时代,口号颠覆整个国家,陷民族于水深火热的斑斑事迹,谁敢忘记?

全球化时代,开放社会的议题越来越多,所有议题都经由互联网产生倍数且难以评估效果的扩散作用。环保当然应该重视,但石油、能源之类的课题牵涉极其广泛,甚至关系到人类的发展方向,绝不是一个政府或少数决策者决定调转方向盘就行的。更严重的是,如果激进手段迫使某个政府屈服,却因为知识不足做出不够周延的决策,倒霉的只会是一国人民甚至全世界。

以口号、激情要求改变社会乃至世界,是人类史上不时出现的现象,上一次比较大规模的就在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但这种试图用激情改变世界的现象,历史经验是负面效果多过正面。从微观来看,在伦敦这种“泼漆式”行动,在新加坡最容易联想到的,莫过于大耳窿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