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海运咨询风险评估公司企业分析师)
接下来几年,我国应以稳健的步伐全盘规划,把死亡及殡葬业纳入整体国家战略思考,超前部署老龄化社会的需要。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现有关于殡葬服务业的指引和条例零碎不堪,欠缺一套完善的殡葬管理法规。
殡葬业是一个社会重要的公共资产。它涉及人口政策、国土使用、生命教育、社会韧性等国家战略考量。墓地及骨灰安置处、殡葬设施的修建,牵涉到环境和土地局等政府部门的参与和配合。此外,殡葬用品的生产、进口和销售涉及工商之间的关系、物价与通胀和消费者权益等议题。因此,新加坡必须思考如何制定一套完善法规,清楚并细化列举各政府部门和殡葬行业所该履行的职责。
首先,法律委员会应确立关于丧葬法的立法原则、政策目标和公共利益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其二,委员会应当商讨如何改善现有殡葬和相关服务业者的自我监督制度。其三,委员会须提出一套最适合的方案,来取代现有以《环境公共卫生法令》为基础的相关法规,制定一套完善的立法框架。经由该过程所草拟的原则,将为管理行业奠定稳固的基础,也为提高往后殡葬业的问责制和透明度,并提升业内标准及服务水平提供良好契机。最后,一个好死善终的社会,不能只把殡葬业当成是一道卫生问题,也不能缺少一套缜密及周详的丧葬法。
未来五到10年内,越来越多国人将与殡葬业有更频繁的接触。这是国家大趋势,也是每位国人未来的必经之路。
部长的用意是使我国能在政策的规划上把老与病延伸至死,好让更多临终病患能如愿地在家中安详过世。这种思维是正面和正确的,所以我希望更多国人能支持部长所立下的大方向。同时,我更希望这种思维能延伸至以法规促成殡葬业的整合和制度化,以及实行执照制度。
毋庸置疑,生、老、病、死环环相扣,在公共服务和政策里缺一不可。卫生部长王乙康6月13日在护联中心的社区护理工作计划研讨会上强调,我国未来的乐龄护理,必须从急诊医院和疗养院转移到社区,让更多年长者能在家中或社区原地养老。6月初,王乙康也提到慈怀护理将是卫生部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卫生部将从四大方面着手改善情况,包括提高国人对慈怀护理和提前规划的意识、改善出院程序、加强慈怀护理的水平和能力,以及为家中的看护者提供培训和支持。
基于以上依据,我恳切建议政府尽早集思广益,开启对话并成立一个法律委员会,建立一套能为立法机构提供指引的原则,与业者、学术界和国人携手,开启新加坡殡葬业迈向法规化的第一步。
老龄化、临终、死亡及殡葬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四道难题。一个急速老龄化的国家也是一个朝夕以临终为伴的社会。犹如孔子在《论语·先进》所提到的“未知生,焉知死”,当国人能对“死”这个课题有较透悟的理解,才能真正珍惜生命和体会生命老化过程之珍贵。
若期盼殡葬行业能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就必须推动一套完善及行之有效的殡葬管理机制。迈向制度化的第一步,便是提高殡葬业的准入门槛,整合现有上百家以新加坡标准行业分类(Singapore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96030编号注册的殡葬和相关服务的公司,建立一套公开透明且能有效监管的退出机制。因此,国家环境局有必要整理所有注册的殡葬和相关服务公司,个别公司的附属关系及其人力规模,把这些商业资讯向外发布。再者,政府也应考虑立法促成殡葬业在短期内能实行执照制度。
我认为,好好讨论如何制定一套符合国情的丧葬法,此其时也。这是我国实践生死齐一智慧,重要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