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日子,本地论坛就会掀起有关母语、华文和华文教育的讨论,这一阵子就有多篇讨论方言的文章。笔者不是语言和教育界的专业人士,只是从亲身经验和观察所得,分享一点意见。

笔者原籍广东顺德,太太是福建金门人,孩子是90后。我的父母和岳父母都是生活在那个没有了方言的大众媒体,到处是“讲华语运动”的时代,要他们“临老学吹打”的确有难度。他们的华语都不灵光,不过对华语还是能够达到“识听唔识讲”“会晓听不晓讲”(广东和福建话的“会听不会讲”)的程度,倒是他们的“国语”(巴刹马来话)的确令我折服。

孩子小时候就在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的家两边跑,所以算是在一个广东话、福建话和华语的混合环境里,在“不分语言、方言”的大人们之间“混”大的。他怎样学到“无知影”“唔知道”“不知道”说的是同样意思,真的是不得而知。自从老人家都过世后,方言的接触几乎都消失了,现在问他还记得方言吗,他就会抛下一句“识听唔识讲”。所以笔者认为,学习方言就如学习任何语言一样,离开了互相交流和应用的环境,就会慢慢忘记了。

我们常爱把方言和文化挂钩,如果没有了方言,会失去不少文化。折衷方法可以是发动各籍贯有识之士,集思广益,看看各籍贯有什么须要和值得我们保留的文化,什么文化是非要用方言才能传承的。缩小范围,就能善用有限的资源去专注发展。有了明确方向和目的,再努力吸引有兴趣学方言的国人,为传承和发扬该文化出力。

孩子在邻里中学毕业后进入工艺学院,他一路来都有和一班同学死党到家里来玩或做功课。根据笔者观察,如果一群人都是华族,他们会用他们最方便的语言,也就是掺入英语词汇的华语交谈说笑。不过,如果马来同胞也在场的话,他们就会自动全用英语交流。我偶尔也会加入他们的谈笑之中,吸取“新知识”,所以华、英语成了一种自然的交流默契。

观点碰撞

首先,从大环境来看,方言被主流语言取代是个全世界的问题和现象。再者,如果撇开说广东话的香港不说,新加坡的方言环境与目前中国的方言情况相比,困境似乎一样。要挽救和推广方言,小红点是要挽狂澜于既倒,还是随波逐流?要选择哪一个方向,又应该怎样做?若从比较功利的看法出发,就是方言还能带给我们什么?这“什么”又是否有足够激励力让我们为方言卖力呢?寡民小国资源有限,在这么多不同方言里,要用什么指标来定先后轻重?还有,这样做是否会弱化我们花这么多年才达到把华语作为联系各籍贯人士的沟通语言的努力?

本地华人在社群里已习惯先用华语交流,这是因为本地方言相对多,除了较多数的南方广、闽、潮、榕、琼等,其实还有中国各地的其他方言,所以只有用华语才可能有效沟通。当有异族同胞在场时,也为了尊敬对方,能够的话一定会用英语。方言在本地一般社交场合也因此无用武之地。事实上,现在要不同籍贯的人用自己的方言说话,还要达到有效沟通,这情况只有在电视剧里出现。没有了社交应用空间,方言一定会式微。但这情况也许只有我们“老一辈”还会讲方言的人觉得“担心”而要讨论,年轻人(如90后)就觉得我们是杞人忧天了。

作者是本地电子工程师

很多国人因为喜欢日本、韩国和外国文化,自发自动地去学日语、韩语和外语。与此同理,有了学习目的、兴趣和推动力,相信会有人去学方言的。尤其是学习方言门槛不高,而从文化角度推动方言的学习,是另一个格局和层面,会有吸引力。我们不能奢望全民都会讲方言,但至少能让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有共同目标和应用方言交流的机会。否则,方言在本地就会从“识听识讲”的现存一代人,到“识听唔识讲”的下一代,再到“唔识听唔识讲”,最后就是“什么来的?”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