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和初院的华文课程,分H1、H2、H3三种。H1是为大多数已经在中四会考及格学生而设的两年课程。学生如果在第一年参加考试及格,第二年就可以免修华文,专注其他学科。H2和H3是高中华文和文学,属于主修科目。学生修读两年后可参加主修考试。
追根究底,华裔传统文化的坚韧性和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几个层面:一、热心办学的崇高精神;二、同舟共济的宗乡情怀;三、延续遵奉传统礼节、风俗的初衷和信念;四、积极参与社群和社区的公益事业;五、展开并延续族群非物质文化活动。
有幸在新加坡华文教育学会出版的《70周年纪念特刊》(2017年)上,阅读到两篇有关双文化课程的教学实例,一是符传丰博士的《双文化课程的实践》,二是杨梅枝老师的《创新求实、夯实文化底蕴——双文化课程》。前者以德明中学、后者以南洋女中的文化课程为实例。
双文化课程的规划
个人认为,真正能让学生专心一致地汲取母族文化营养成分的,莫过于高中两年的阶段了。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间,统筹统办,规划学习文化课程内容,让学生有计划、有系统地接触母族文化知识,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填补中学四年的文化真空,相信经过两年的灌输和熏陶,学生对母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会有扎实稳固的基础。
目前,在中学修读华文的学生,主要是华文和高级华文两种。其中以修读华文占最多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学四、五年间,学生忙着中四会考,师生都疲于奔命,集中精神学习听、说、读、写的语技。课本虽然有穿插和编写文化性的教材,但整体比重不高,从0%到33%不等,而且取材的随意性质较大,说不上什么系统和层次的连贯性。
财政部长黄循财在题为《多元种族和断层问题》的政策演说中,重申了国家的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政策。近年来华裔子弟由于文化断层现象日益严重,华裔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新加坡是否会逐渐从多元化走向一体化,跟既定的国策背道而驰,是华社和国人最关切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策略上,两套方案各尽所能,把所有跟课程有关的学习程序,都搬上教学讲台,如鉴赏、讲座、研讨、浸濡、作业报告以及中英翻译练习等,不一而足。这两套方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来量身定做,可说耗尽心思,力求完美。由上述两个案例,可见语言和文化课程分别采用不同的管道,无论在内容讲解的细腻、课题的分析深度以及学生对文化课题的探讨和心得等方面,都会比采用语言和文化双结合、蜻蜓点水的简单讲述方式,更为突出、完整和有效。
文化课程是选修的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也没有一定的规划,所以,如何在高中推广文化课程,鼓励学生修读,以增加学生的人数,改善目前文化断层的现象,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双语双文化政策和实践母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一直是新加坡奉行的国策;文化课程,尤其是中学的文化课程,如何强化母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无疑是值得大家探讨的课题。
对大多数的中四生来说,只要在高一重考一次类似中四考试,及格多不在话下,高二就可以免修华文。中四高级华文班的学生,只要中四考试考到D7,在高中就不必修读华文。所以,两年的高中,多数学生修读华文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小菜一碟,轻轻松松就可以过关。免修制度的实施,不但使华裔学子提早跟母族语文脱节,也加速和扩大文化断层的负面影响。
作者是前教育部华文专科视学前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中学华文教材组主任
华裔传统文化应有一席之地
那些有意到大学修读中文系的本科生,在高中修读两年文化课程,无疑是他们扎根和衔接大学中文系的最好过渡。对主修华文的高级华文班学生来说,文化课程也会丰富他们语言文学的主修内容,加强他们对母族文化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他们未来的专业研究工作。
中学文化课程有必要进一步统筹和规划,我们拭目以待。
双语双文化的概念,也是新加坡奉行的建国策略。什么是“双文化课程”?双文化课程并不是一个课程具备两种文化内容,而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范畴的课程。它的内容跟西方文化课程相对应。一直以来,如何有效地落实这个理念,国人并没有取得共识。有人主张语文和文化相结合,把学语文和文化的认知混而为一,但事实证明,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老师根本无法同时兼顾语技和文化两个重点。
课程设计两者不尽相同,德明的文化课程分基础、深广和高中三个层次。南洋的文化课程重点在于透视历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与中国历史,并对中国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等课题有一定的认识。
新加坡的华裔子弟,多来自中国南方,以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客家等不同方言地区和族群为主。这些方言族群各自延续了不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海外落地生根。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他们仍然披荆斩棘,维系传统文化的茁壮发展。。
在系统性认知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忽略本地华裔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