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社区花园被视为“非商业性”的食物来源,有别于作为公司实体经营的天鲜(Sky Greens)和茂丰农场(ComCrop)等典型的商业农场。社区花园计划包括在公共住屋、私人住宅、机构和组织(学校、医院)种植农产品。
另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利用数码科技改变社区花园的运作方式,减少社区农夫种植粮食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同时提高生产力。
根据新加坡最大的零售商职总平价的网站,本地生产的蔬菜大多来自私人公司和品牌。我们认为,这似乎是由于新加坡食品局的“行业指南”中所列出的农业食品销售指导方针,目前是为商业农场量身定制的。在新加坡开设商业农场须经过一长串的步骤,可能得与11个政府机构接洽,需要长达12周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关程序。
虽然许多社区园丁耕作可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但考虑到大量未使用的空间,以及这一计划的创收潜力,社区花园如何能加强新加坡的蔬菜供应是值得探讨的。然而,这需要监管者、私营部门和社区园丁本身改变心态。
这些包括指导农夫提高生产力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数码咨询应用;使耕作不那么繁琐,同时提高用水效率的自动化灌溉系统;帮助农夫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的卫星和无人机图像;食品安全数码标签;以及营销农产品的电子商务。
然而,这类数码科技目前是为商业农场量身定制的,不适合社区园丁使用。为了弥补这一差距,粮食相关机构可以委托进行“数码化准备情况评估”。它可以是关于社区园丁对采用数码科技的态度;私营部门对社区园丁的接受程度;以及私营企业提供此类服务的能力。
因此,这里存在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即低生产力减少了社区农夫对种植粮食的时间和资源的投入,而这又导致了低生产力。其他问题还包括农业专门知识不足 以及关于农作物和定价的营销信息有限。
甘榜社群和数码科技
面对气候变化(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第六次评估报告所述)、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以及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这三个食物篮子是否足以满足新加坡的粮食需求?它能否通过在可用空间设立社区花园,来构成“第四个食物篮子”,以便在本土生产更多的粮食?
新加坡的“30·30愿景”粮食安全战略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冠病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以及全球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三大全球性挑战的压力。它能否利用非常规手段,通过“第四个食物篮子”在本土生产更多粮食?如果可以,那会是什么?
就叶菜而言,进口是最大的食物篮子,占本地蔬菜供应的86%(约8万吨)。另外两个食物篮子,即本土生产和把在国外种植的农产品运回本地,则贡献了其余14%的叶菜供应。
这并不完全是新的主意,人们在这方面已各出奇招。Open Farm Community餐馆除了通过商业渠道引进食材,也尽可能采用社区农产品;而城食花园(Edible Garden City)则为农夫提供种植粮食的空间,并帮助他们将食物销售给全岛各地的220多家餐饮场所。
当务之急是缩短粮食供应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生产和供应链风险和不确定性。通过大幅增加设立在闲置空间的社区花园的本地农产品产量,有可能提高新加坡的粮食韧性。
因此,社区花园的业余农夫须要像商业农场一样获得执照和认证,才能销售他们的农产品,即使他们通常没有相应的组织能力来遵守这些复杂的要求。
作者Jose M.L.Montesclaros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邓炳祥是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兼职高级研究员和国立教育学院国际业务董事兼院长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叶菜的第四个食物篮子
另一个挑战来自于非商业性社区花园的低生产力。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业余农夫的时间和投资有限,他们将不会像商业农场那样有生产力。
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个方法是通过组织创新,或鼓励社区园丁在他们的邻里(甘榜)联手设立公司实体。个别成员可以贡献注册农场,以及取得销售农产品执照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然而,社区菜园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在增加国家蔬菜生产的基础水平方面并不显著。在新加坡食品管理局的报告中,没有一个类别概述了社区花园对新加坡粮食供应的贡献。
然而,低生产力与销售农产品时所面临的监管挑战不无关系。如果社区园丁由于缺乏遵守要求的组织能力,而无法销售他们的农产品,那么也就没有动力去提高生产力。
早前的一项研究显示,组屋屋顶可提供661公顷的空间用于耕种,而国家公园局也在23个公园和花园开辟了2000多个花床(每个2.5平方米)供种植蔬果花草。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扩大临时土地和工业用地等未使用空间的使用范围。
新加坡的“30·30愿景”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到2030年,本土生产的农产品将能满足国人三成的营养需求。根据设想,这将通过扩大本地蔬菜、鸡蛋和渔场的供应,对植物蛋白质和培植肉等替代蛋白质的新投资,以及利用厨余生产食物的新技术来实现。所有这些都属于保障新加坡粮食安全的三大“食物篮子”之一的“本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