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两届大选期间,一个捡纸皮老妇吃力地推着手推车的照片不断在网上转发,成了影射政府忽略弱势者的鲜活素材。那个貌似非洲难民的牛车水老人的形象,很有震撼力,让我时隔几天还忘不了。
俄罗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新加坡的组屋区,融合了许多幸与不幸的故事。
继我国首个“垂直甘榜”项目海军部村庄之后,北部的油池综合发展项目(下个月推出销售)以55岁及更年长者为目标,68个二房式灵活组屋单位,预计2027年首季完工。10层楼高,在购物、医疗、饮食和民众俱乐部之外,亲年长者设施必不可少,重点是,第三、五、六、八和10楼的共用走廊将直接通往空中花园。听起来,这更像是公寓式组屋。
重启经济势在必行,这不只是为了工商界,更是为了底层人民的基本生计。
疫情当前,政府的许多规划如常运作,尤其是组屋政策,尽管有些预购组屋的完工日期受影响,建屋局仍频频推出大型项目。
然而,在繁华与亮丽的城市外观下,新加坡民间每日仍在上演着许多不幸故事,在小贩中心收拾碗碟,或是兜售纸巾的老人,成了这个富裕社会的强烈对照。
牛车水组屋区住着不少年长者和中下层,这里却是靠近黄金地段,毗邻金融区,集合美食、购物和夜生活的地方,又散发出传统文化的气息。转手价动辄百万元的特优质组屋达士岭,就在咫尺的范围内。
眼前每日通报的疫情数据居高不下,国人的心理接受水平不断突破,日前还一度破5000大关,似乎更证实国外媒体和网上一些负面看法,重挫国人对“与冠病共存”的信心。上述金管局报告提供乐观的展望,会不会让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稍微宽心呢?
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弹丸小岛上,不幸的故事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弱势者有没有沦为边缘人,就看政府与社会有没有关注他们。
此外,位于市区内梧槽一带首个“黄金地段组屋”,也将在下个月推出市场。黄金地段内的组屋“含金量”提高,政府因此设立机制,不让购买者以为“中了彩票”,既享受政府的津贴,又可以坐收日后转售的巨额收益回报。
除非出现病毒变种或其他国际局势带来的下行风险,明年的经济增长步伐预料放缓,但仍会以高于趋势的速度增长。这项报告给国人捎来好消息,随着经济活动的重启,本地经济预计在下来的季度会继续扩张。
一张新闻图片传达了不同的故事,就看读者从什么角度去解读。
组屋政策要“包容”与“公平”兼顾,制度的设计煞费苦心。
生活环境的舒适和安全是组屋居民的共同幸福,但每个人的生活际遇不尽相同。从事慈善与社会服务的团体和人士,最能体会底层人士的各类不幸,没有“下乡访问”就无法看到深藏于社会底层的黑暗角落。
组屋发展不仅是国家建设,更是民生的核心所在。安居乐业之后,人民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今时的组屋发展引进了更多创意,种种设计与规划推陈出新,终极目标是防止社会的阶级分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日前发表的半年一度《宏观经济评估》报告指出,尽管各行业的表现不一,但经济产值已在今年第三季恢复至疫前水平。
眼前全球冠病疫情的长期持续,正考验新加坡的“政府转移”的持久力与后劲。
卫生部的登门接种疫苗服务,来到了牛车水一户三房式组屋,为一位患有心脏病、水肿,手脚有不少跌倒伤痕的70多岁老人家接种疫苗。他赤着上身,瘦骨嶙峋,腹部突起,皮肤黝黑,让不少人看了心有戚戚焉。有人还认为,这样的镜头不应该在报章上渲染。
上周一,《联合早报》头条新闻的大照片,看第一眼,脑中随即浮现起非洲饥荒难民,四肢皮包骨,腹部却涨鼓鼓的形象。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
把通货膨胀率纳入考量后,去年本地家庭实际月入中位数共减少2.4%,人均月入中位数则下滑1.2%。这也是本地受雇居民月收入近10年来首度下滑。
今天已没有传统意义的边缘或郊区,新镇或接近商业区、或与自然保护区为邻、或濒水、或靠近名校,让组屋居民各有所好,各取所需。
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弹丸小岛上,不幸的故事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弱势者有没有沦为边缘人,就看政府与社会有没有关注他们。
冠病疫情持续冲击本地家庭收入,受最严重打击的是本地收入最低10%的受雇居民住户。新加坡统计局今年2月发表《2020年住户收入主要趋势》报告,显示本地受雇居民住户的月入中位数,从2019年的9425元,下滑至去年的9189元。不过,本地家庭的收入差距却反而持续缩小,原因是各种政府转移(Government Transfer)如税务减免和援助措施的介入后,为低收入者带来“及时雨”。
所谓的“黄金地段”是相对而言的,新加坡可以说已从花园城市提升为“花园中的城市”,大小不等、设计多样化的公园遍布全岛各地,从居住环境素质来看,新镇所在之处就是“黄金地段”。
外国朋友的一个普遍观察是,新加坡很多老人还在为三餐而奋斗,中国的老人家比新加坡老人家幸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