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语言上长久以来的一个误区,是假设英文和英语就是大家的共同语言,结果大家都取方便的英语,而没有动力去学和了解其他族的母语和文化。在促进多元社会的对话与接触上,我们的社会和教育体系,包括现在的终身学习渠道,可多推动这方面的跨语言与文化认识课程,无论是语言学习,或文学与文化作品和活动的欣赏等,多些翻译和通译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而在促进跨族与跨文化的对话与了解上,减少语言的障碍是重要的工作。无论是官方或民间办的对话,应提供必要的翻译或通译。

慢三拍

每个国家和社会因政治与经济等因素有不同形式的种族、宗教与阶级歧视或分化问题,而在面对和谈论这些问题时,刻板的印象、以偏概全的论述和标签,以及煽动性或刻意的无限放大,都使这些本质上已非常脆弱复杂的课题更加棘手,甚至加剧。

国民意识的加强的确是好事,但并不表示一个人不能有其他身份,包括宗教、族群、社区与文化,以及嗜好等等。在行政上,族群的划分是有助政府更有效或更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例如基于族群的特有文化或特性,在饮食或生活上对健康有怎样的帮助或影响。

随着更多人居家办公,更容易接触到邻居和邻里间的生活习惯,也更显露各家对噪音、煮食味道、住家走廊空间和二手烟等问题的不同容忍度,邻居间的矛盾可以是基于这些容忍度不足,未必就全都是种族或宗教歧视。

多年前在美国跟几位新加坡留学生一起在西南部几个城市自驾游,途中在一家小餐馆用餐后上洗手间,一名美国白人妇女突然用脏话向我们几位女生发飙,痛骂我们在美国土地上用其他语言交谈,叫我们滚回老家去,越骂越凶越脏。我忍无可忍回应一句:我们不说你的语言,因为它充满脏话。她先是一愕,但步出洗手间后还是骂声不停,惊动她丈夫来解围,说妻子喝醉了,一再向我们道歉。

检讨和调整也是个长期进行的过程,过于心急草率或视而不见不理,都于事无补。关键是怎么在对话、讨论的过程增进各方对敏感课题的认知与互信,从而愿意共同探讨一起前进的方向,同时认清不是只能有一种方法,也没有短时间内一步到位的方案。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减少在讨论和处理种族宗教等课题上,经常会出现的刻板印象、以偏概全思维和煽动性举措。如果种族或宗教歧视是对人不公平,这些刻板和以偏概全的讨论和产生的结果,同样也是在制造不公平。

另外,一些跟种族有关的制度,不宜简单化地假设和处理。比如最近本地舆论圈再提起我国是否在行政上还应划分华族、马来族、印族与其他(CMIO)的议题,是有其讨论的空间,但建议取消划分的原因不应只因为本地异族通婚的现象近年有所增长,或简单地认为新加坡人已越来越以新加坡国族为身份认同,而取消划分族群身份,有助再加强国族身份认同。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组成更多元,简单的CMIO族群划分是有不足,政府已从2011年起让异族家庭的孩子可以注册他们的多元种族身份,而不只是跟随父亲的族群。促进种族和谐与融合、促进新移民融入的政策,同样须要因应社会发展变化、网络时代的生态和较年轻一代对这些问题的认知与诉求等,做必要的检讨和适度调整。

互联网世界的速度和爆发力,更让刻板印象、以偏概全和煽动性言行的破坏力不断循环和延烧。然而最终,当事人、理事的人,以及有心或无心的围观者都要问问自己:这样的延烧发展与循环终究要引向何处,又希望怎么收场和往前走?

(作者是新闻中心副总编辑 gohshe@sph.com.sg)

那是1980年代末的事。那时就不时听到或亲身体验到美国社会存在种族歧视的事,也听说美国西南部较北部和沿岸地区保守,因为拉丁美洲裔和非洲裔比较多,发展也不如其他州。美国的发达与强大,至今除种族问题也更见社会严重分化。

为此,种族与宗教等敏感课题的讨论,不能诉诸于网络上情绪化的宣泄或没有节制的谩骂,更糟是网络暴力。敏感课题更须要认真对话,认真探究,毕竟人们对一些事物的判断和选择有一定的产生背景,也影响了看问题的视角。例如不赞成异族或跨国籍的婚姻,在自己族里会被视为是一种封建或老古板,异族看起来是种族歧视。早期的华族社群里,不同方言群、或门不当户不对也是不能结婚的。同样,在网络上流传的各种邻居间的冲突,不应简单地标签为种族或宗教歧视。

2005年间被报社派驻上海两年,这个有海纳百川美名的国际大都会,汇集了来自中国多地和海外的人士。但居住下来,也会感受到一些上海人对外省市来的人的排斥。碰到一些不文明行为或媒体报道的犯罪事件,我接触到的有强烈优越感的上海人总会轻易抛出“这是外地来的人干的”。而在当地打工的“外省市人”,如从事清洁的阿姨或普通上班族等,言语间也会流露各种条件不如上海人的心理。不过随着中国二三线城市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当地年轻人到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发展,不少也成了这些发达城市创新行业的生力军,未必是“低人一等”了。

互联网世界的速度和爆发力,更让刻板印象、以偏概全和煽动性言行的破坏力不断循环和延烧。然而最终,当事人、理事的人,以及有心或无心的围观者都要问问自己:这样的延烧发展与循环终究要引向何处,又希望怎么收场和往前走?只有负责任地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路见不平的揭露行为、所引发的辩论与关注也才有意义,才有望得到改进。否则就只是揭了疮疤,却让口水战不断加深伤口以致腐烂见骨,造成对所有人的更大危害。